孙子林教授现场报告:喝茶和血尿离子组可预见糖代谢异常及其并发症 | EASD中国之声

图片

编者按:2023年第59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于10月2-6日在德国汉堡召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孙子林教授现身大会现场为广大参会者分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其中1篇结果显示喝茶可显著降低糖代谢异常风险,另1篇结果显示血尿离子水平与糖代谢异常及其并发症相关。《国际糖尿病》特邀孙子林教授介绍这2项研究结果并予以精彩点评。


在中国社区居住的成年人中,喝茶与尿糖排泄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和血糖异常发病风险降低有关[1]

背景与目的

茶是一种在全球广泛消费的饮品,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风险,从而改善人体健康。然而,其潜在的保护机制仍不确定。此横断面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社区居住的成年人口中茶的饮用频率和饮用类型与尿糖排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血糖代谢异常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此研究纳入1923名社区居住的成年人,通过标准化问卷询问饮茶频率(即从不、偶尔、经常和每天)和茶叶类型(即绿茶、红茶、黑茶或其他茶)信息。其中研究对象不饮茶,或只饮一种茶。尿糖排泄通过测量空腹点尿糖浓度或者晨起空腹点尿糖与肌酐比值(M-UGCR)进行评估,在分析之前进行了对数变换。胰岛素敏感性通过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进行评估。糖代谢状态通过询问是否有T2DM的病史、当前是否使用降糖药物或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分类。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种协变量校正。

结果

研究对象包括562名男性和1361名女性,年龄在20~80岁之间(436名糖尿病患者,352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和1135名正常血糖患者)。在未校正模型中,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饮茶可减少糖尿病前期(OR 0.61,95%CI:0.47~0.79)和T2DM(OR 0.64,95%CI:0.50~0.82)的发病风险。在校正多种因素后,与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饮茶与尿糖排泄增加(0.11 mmol/mmol;95% CI:0.02~0.19)和胰岛素抵抗减少(-0.23;95%CI:-0.29~-0.17)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多因素校正后,黑茶的摄入效果更为显著,可增加尿糖排泄(0.16 mmol/mmol;95%CI:0.06~0.25)、降低TyG的水平 (-0.31,95% CI -0.39~-0.24)以及减少糖尿病前期(OR 0.43,95%CI 0.29~0.62)和T2DM(OR 0.53,95%CI:0.37~0.75)的发病风险。

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社区居住的成年人中,定期喝茶,特别是喝黑茶,可增加尿糖排泄、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降低糖代谢异常的风险。

专家点评

图片

孙子林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饮茶文化在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之久。其饮用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降低密切相关。然而其具体研究机制并不明确。饮食因素可以影响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和功能,调控尿糖排泄进而影响代谢性疾病。喝茶作为饮食摄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可通过影响尿糖排泄,进而调控代谢性疾病并未得到充分证明。

本研究吸引了广泛关注,受邀经EASD大会EurekAlert媒体报导发布,并获得全球超过75家媒体转载。本研究团队发现,喝茶,尤其是喝黑茶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并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胰岛素抵抗。与其他类型的茶(绿茶、红茶、白茶、黄茶和乌龙茶)相比,黑茶是唯一一个有外来微生物参与发酵的茶,这可能会产生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生物碱、游离氨基酸、多酚、多糖及其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腺β细胞功能,并调节肠道细菌的成分。这些作用有助于调控血糖水平,并可能降低患T2DM的发病风险。

根据本研究的发现,黑茶的多效性作用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肾脏中的葡萄糖排泄,其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不仅有效预防和治疗T2DM,而且还表现出实质性的心脏-肾脏保护作用。当然,仅仅横向的研究并不能满足需求,后续需要在纵向队列研究中进行验证,也可设计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在动物和人体水平进行进一步研究。例如,比较黑茶和其他种类茶对人体水平的尿糖排泄的影响,及在动物实验中探究其潜在机制,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方向。


血清和尿液离子组与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2]

背景和目的

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显示离子元素可能参与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但这些研究均主要集中在糖尿病人群,基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研究较少,且与糖尿病并发症之关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单中心小样本人群,这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因此,本研究将在全国多中心自然人群中进一步探索血尿离子组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DK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是基于全国8个省10个地区成年常驻社区居民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649例受试对象。根据WHO1999年标准诊断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30 mg/g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²)诊断DKD;根据DR早期治疗研究(ETDRS)严重程度评分≥20分诊断DR。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血尿离子元素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以及DKD和DR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共包括1548例正常血糖、503例糖尿病前期以及598例糖尿病人群。排除并发症诊断不明确的受试者共纳入375例非DKD以及203例DKD、477例非DR以及64例DR人群。经校正多个混杂因素后,血清砷、铅、锶、镧、铁、锑和硒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钴与糖尿病患病也呈正相关(P=0.02);尿钼、镍、钛与糖尿病前期患病呈负相关(P<0.05),尿镍、锂、钛、钒、镁与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P<0.05),尿砷、硒、锌、磷与糖尿病患病呈正相关(P<0.05);血清铁、钒、锑与DKD患病呈负相关(P<0.05),尿铁、钙与DKD患病呈正相关(P<0.05);血清铬、铷与DR患病呈正相关(P<0.05);尿镉与DR患病呈正相关(P=0.04),尿钴与DR患病呈负相关(P=0.04)。

结论

人体砷和硒内暴露增加可能与糖尿病患病呈正相关,且DKD人群存在血清铁下降和尿铁排泄增加;仍需前瞻性研究和机制研究进一步验证。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 Li T,et al.Tea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urinary glucose excretion, improv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reduced risk of dysglycaemia, in Chinese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Presented at EASD 2023,SO#329.2. Sun Z,et al.Association of serum and urinary ionome with dysglycaemia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Presented at EASD 2023,SO#374.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