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林教授:聚焦体力活动的障碍、促进因素与关键健康结局 | ADA热评

作者:孙子林 王倩倩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

导语

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6月20日下午,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2025)的口头报告专题中,4项研究揭示了体力活动(PA)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多维影响:1型糖尿病(T1DM)患者活动障碍变化与心理因素关联;年轻成人糖尿病前期(PreD)/2型糖尿病(T2DM)群体PA的社会决定因素;新发T2DM患者开始中高强度运动对死亡率的显著益处;以及不同活动水平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本刊有幸邀请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孙子林教授对本专题研究进行了深度点评。

117-OR

成人T1DM患者体力活动障碍的变化——与临床及心理因素的关联

Changes in Barriers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Adults with Type 1 Diabetes —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引言与目的

T1DM患者在PA方面面临诸多障碍,例如低血糖恐惧,这些障碍可能随时间而变化。这项纵向研究旨在评估PA障碍的变化,并识别影响这些变化的临床和心理因素。

方法

数据源于加拿大BETTER登记库中成人(≥18岁)T1DM患者。纳入在基线和1年随访时均完成了糖尿病PA障碍问卷(BAPAD)的参与者。采用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BAPAD评分变化(ΔBAPAD = 1年评分-基线评分)与临床或心理因素之间的关联。评估的因素包括治疗方式、血糖监测方法、低血糖管理信心(HCS)、低血糖恐惧(HFS)、糖尿病相关痛苦(DDS)、糖尿病相关耻辱感(DSAS)以及体重指数(BMI)。

结果

在纳入的316例参与者中,BAPAD评分随时间显著降低(2.62±1.20 vs. 2.40±1.08,P<0.001)。未发现BAPAD评分与启用胰岛素泵、启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BAPAD评分升高与停用CGM相关(r=0.128,P=0.033)。BAPAD评分降低与以下因素相关:BMI降低(r=0.192,P<0.001)、低血糖管理信心增强(r= -0.126,P=0.026)、低血糖恐惧减轻(r=0.138,P=0.014),以及糖尿病相关痛苦和耻辱感减轻(分别为r=0.18,P=0.001和r=0.294,P<0.001)。

结论

PA障碍的变化受到临床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维持技术的可及性、提升低血糖管理信心,以及应对糖尿病相关痛苦和耻辱感,可能有助于减少PA障碍,并支持长期的PA参与。

专家点评

孙子林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

该研究纳入了316例参与者,这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样本量,深入探讨了T1DM患者在PA方面面临的障碍及其变化,这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PA参与以及优化糖尿病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识别影响PA障碍变化的临床和心理因素,能够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基线和1年随访的数据收集,能够更准确地评估PA障碍的变化。同时,使用BAPAD问卷进行量化评估,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此外,纳入多种临床和心理因素作为潜在影响变量,并采用相关性分析进行探讨,方法较为全面且科学。

研究发现PA障碍随时间显著降低,且与多种临床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结论对于理解PA障碍的变化机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还指出了维持技术可及性、提升低血糖管理信心以及应对糖尿病相关痛苦和耻辱感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此外,本研究意外发现胰岛素泵的使用并未如预期对PA障碍产生积极影响,而停用CGM后,BAPAD评分反而增加,提示?胰岛素泵和CGM等新技术需配合良好的糖尿病教育才能发挥最佳效果?。由于资料有限,可能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未呈现,但研究已指出对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跟进至关重要。

118-OR

伴或不伴PreD或T2DM的年轻成人体力活动的社会决定因素

Social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Prediabetes or Type 2 Diabetes

引言与目的

PreD和T2DM在年轻成人中日益普遍,而该阶段人群的PA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探讨了伴或不伴PreD或T2DM的年轻成人中,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DOH)与PA之间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全民研究计划”中18~35岁年轻成人参与者的调查数据和Fitbit数据(数据收集于2018~2022年),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收集SDOH调查日期前后(±14天内)的每日步数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各领域SDOH详见表)。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种族以及PreD/T2DM状态,分别在独立模型中评估步数与各项SDOH的关联。



结果

研究队列(n=862;年龄29.6±3.9岁;78%为女性;79%为白人,2%为黑人,4%为西班牙裔,5%为亚裔,9%为其他种族;7%患有PreD/T2D)平均每日步数为7505±3343步。患有PreD/T2DM的年轻成人每日步数大约减少1000步。与较高步数相关的有利SDOH包括就业、较低的医疗歧视经历以及较高的社区社会凝聚力(详见表)。收入、教育程度、保险状况、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社区失序与步数无显著关联。

结论

SDOH与PA的关联性存在差异,且在PreD/T2DM状态下PA水平较低。应研究基于SDOH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年轻成人,特别是患有PreD/T2DM年轻成人的PA水平。

专家点评

孙子林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

该研究通过创新性地结合NIH大型队列的客观Fitbit数据和多维SDOH指标,系统揭示了年轻成人PreD/T2DM群体PA的社会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干预价值。其创新性体现在同时考察个体层面(如就业状态)和社区层面(如社会凝聚力)因素对PA的影响,并发现医疗歧视这一非传统SDOH的显著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多族裔数据(n=862)和严格变量控制,但横断面设计和7%的PreD/T2DM患病率可能影响因果推断和统计效力。核心结论(PreD/T2DM患者步数减少1000步/日)与既往证据一致,但收入等传统SDOH无关联的阴性结果需谨慎解读。该研究结果整体为糖尿病早期干预提供了新颖的社会生态学视角,后续需通过纵向研究和干预试验进一步验证。

119-OR

与普通人群对比,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对新发T2DM久坐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一项全国性目标试验模拟研究

Impact of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on Mortality in Sedentary Patients with New-Onset Type 2 Diabetes Compared with General Populations—A Nationwide Target Trial Emulation Study

引言与目的

目前关于无T2DM的久坐人群与确诊新发T2DM后开始进行中高强度PA(MVPA)的患者之间死亡率结局比较的证据有限。本研究旨在利用全国性目标试验模拟法,探讨开始MVPA与新发T2DM对死亡率的因果效应。

方法

本研究纳入来自全国健康体检(2013~2017年,n=2 054 292)的年龄≥20岁的参与者,排除既往(2010~2012年)已参与MVPA或已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个体。随访持续至结局事件发生或2022年。参与者被分为四组:无T2DM且不进行MVPA(n=481 895)、无T2DM且进行MVPA(n=177 391)、新发T2DM且不进行MVPA(n=40 113)、新发T2DM且进行MVPA(n=17 829)。MVPA定义为每周≥5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每周≥3天进行≥20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主要结局是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包括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和癌症相关死亡率。研究应用目标试验模拟法结合重叠加权以减少偏倚,模拟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7.3年。经过重叠加权后,各组间协变量无显著差异(标准化均差SMD<0.1)。与无T2DM且不进行MVPA组相比,调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CI)如下:无T2DM且进行MVPA组为0.51(0.48~0.55);新发T2DM且不进行MVPA组为1.44(1.37~1.51);新发T2DM且进行MVPA组为0.67(0.61~0.73)。次要结局也显示出相似趋势。

结论

与无T2DM的久坐人群相比,新发T2DM患者开始MVPA能显著降低其死亡风险,这强调了MVPA在改善新发T2DM患者生存结局中的关键作用。

专家点评

孙子林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

该研究通过全国性体检队列和创新性目标试验模拟法,首次系统比较了无糖尿病久坐人群与新发T2DM患者开展MVPA的死亡率差异。研究发现,新发T2DM患者坚持MVPA可使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3%(HR=0.67),效果略低于无糖尿病运动人群(HR=0.51)。研究采用重叠加权法有效控制混杂(SMD<0.1),7.3年随访数据证实MVPA对心血管和癌症死亡同样具有保护作用。该研究为“运动作为新发T2DM核心干预措施”提供了高质量循证依据,尤其对早发糖尿病群体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但未来需进一步细化运动类型与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

120-OR

更高体力活动水平能否降低美国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成人患者的死亡率?基于美国疾控中心最新体力活动分类的正式分析

Does Higher Physical Activity Lower Mortality in U.S. Adults with Diabetes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Formal Analysis Using the Recent CDC Physical Activity Categories

引言与目的

规律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然而,运动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心肌梗死(MI)的患者(简称DMI)的益处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PA水平的DMI患者死亡风险的差异。

方法

利用200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的年度数据,建立一个DMI患者队列。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成人运动指南,将PA水平划分为不活动、活动不足、活动充足和高度活动四类。死亡信息和随访时间源于国家死亡指数关联的死亡档案。在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死亡率后,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地区、吸烟状况、饮食习惯、饮酒情况和肥胖等因素)来确定不同PA类别对死亡的独立影响。

结果

2001~2014年,共有421 106例美国成人参与调查,其中4698例为DMI患者。在随访期内,共有1631例DMI参与者死亡。按运动类别分层的DMI患者死亡率(/1000人年)分别为:不活动者89、活动不足者62、活动充足者50、高度活动者44。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以不活动组为参照,与其他体力活动类别的DMI参与者相比,活动不足组的死亡风险比(HR)为0.75(95%CI:0.64~0.89),活动充足组为0.57(95%CI:0.46~0.70),高度活动组为0.49(95%CI:0.39~0.60)。

结论

在这项基于人群的分析中,与不活动的DMI受试者相比,定期运动的DMI受试者死亡风险较低,且PA水平越高,获益越大。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运动对DMI患者产生益处的机制。

专家点评

孙子林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

这项基于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2001~2014年)的研究,通过对4698例DMI患者的分析发现,PA水平与死亡率呈显著剂量反应关系:与不活动组(死亡率89/1000人年)相比,活动不足、活动充分和高度活动组的死亡率分别降低至62/1000人年、50/1000人年和44/1000人年,对应的死亡风险分别下降25%(HR=0.75)、43%(HR=0.57)和51%(HR=0.49)。研究采用多变量Cox模型严格校正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因素后,证实规律运动能为DMI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且运动强度越高,获益越大,为这类高危人群的运动处方制定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但忽视个体耐受性盲目追求高强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上述结论还需要更多客观的研究来支持。临床实践中应强调“个体化运动处方”及“医学监护下循序渐进”的核心原则,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