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 2025)上,肾脏疾病与糖尿病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精选了三项聚焦糖尿病肾病及透析患者预后预测的研究,涵盖动态风险预测模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与透析患者结局的关系,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对透析患者生存的影响。这些研究为优化糖尿病肾病管理、改善透析患者预后提供了重要证据。
动态预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衰竭风险:一项跨生物样本库的研究[1]
395-P: Dynamically Predicting Renal Failure after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for Millions across Biobanks
研究背景与目的:
尽管糖尿病的管理取得了进展,但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亟需更精准的风险预测工具。研究人员在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VA)人群中开发了一种动态风险预测模型,并在All of Us(AoU)人群中进行了验证,同时将其与现有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方程(RECODe)进行比较,旨在提升糖尿病患者肾衰竭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方法:
研究纳入了VA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采用Fine-Gray亚分布风险模型,在1年、5年和10年的标志点(LM)评估肾衰竭风险,并将全因死亡作为竞争风险因素纳入分析。通过两步特征选择算法(逻辑回归结合极小极大凹惩罚),筛选LM1的预测变量,随后在LM5和LM10重新拟合无惩罚模型。纳入的变量包括药物使用史、合并症史、基线协变量及生物标志物趋势等。
结果:
在LM1的815 429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3.27%发生肾衰竭(中位年龄62岁,从确诊糖尿病至肾衰竭的中位时间为8.0年),29.2%的患者在未发生肾衰竭前死亡。在VA人群中,1年、5年和10年肾衰竭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6、0.82和0.79;在AoU人群中分别为0.86、0.85和0.80;而RECODe在AoU人群中的AUROC分别为0.87、0.76和0.69。其他标志点的预测性能相似。
表1.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衡量的预测性能
本动态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在关键时间点持续更新患者风险,显著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预测准确性。与RECODe相比,该模型在AoU验证中表现出更优的区分度,显示出广泛的临床适用性,为优化糖尿病肾病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长期HbA1c变异性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的关系[2]
404-P: Long-Term HbA1c Variability and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
研究背景与目的:
虽然HbA1c被认为是评估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在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中,HbA1c并不能准确反映血糖控制情况或预测临床结局。本研究旨在评估HbA1c变异性对透析患者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
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透析>90天的糖尿病患者,且需有>3次的HbA1c测量记录。HbA1c每季度测量一次,采用变异系数(CV,标准差除以平均HbA1c)和变异指数(VI,较前次HbA1c变化≥0.5%)作为预测因子。使用Cox风险模型评估HbA1c变异性与住院及全因死亡的关系,将HbA1c值作为连续变量,并按三分位数分层分析。
结果:
共纳入979例患者,其中92.5%为2型糖尿病,平均年龄56±13岁,男性占52.5%,非裔美国人占88.7%,接受血液透析者占80.9%,平均随访时间4.9±2.9年。HbA1c变异性指标CV和VI在最高三分位时与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CV的危险比(HR)为1.42(95%CI:1.10~1.83,P<0.001),VI的HR为1.44(95%CI:1.12~1.85,P=0.002)。
结论:
在ESKD透析患者中,血糖变异性与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较高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预测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预后[3]
407-P: Higher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Predict Poorer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研究背景与目的:
脂联素(ADPN)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多项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CVD)或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较高的血清ADPN水平与较差预后相关。本项研究旨在探讨血清ADPN水平与接受血液透析的CKD患者的生存结局的关系。
方法:
研究纳入了518例参与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患者,测量其基线血清总ADPN水平,并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DPN水平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新发心血管事件及后续死亡、感染相关住院及后续死亡之间的关系。
结果:
基线时血清ADPN中位数为18.3 μg/mL。在5年随访期间,共发生107例死亡,其中39例为心血管死亡,48例为非心血管死亡,20例死因不明。较高的ADPN水平是全因死亡(HR=2.17,95%CI:1.41~3.33)、心血管死亡(HR=4.78,95%CI:2.26~10.13)和非心血管死亡(HR=2.19,95%CI:1.11~4.45)的预测因子。在心血管死亡中,较高的ADPN水平与新发心血管事件(HR=1.51,95%CI:1.11~2.05)及后续死亡(HR=2.28,95%CI:1.30~4.05)相关。较高的ADPN水平与感染相关住院无显著关联(HR=1.01,95%CI:0.74~1.39),但与感染住院后的死亡风险相关(HR=2.30,95%CI:1.17~4.63)。
结论:
在接受血液透析的CKD患者中,较高的ADPN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ADPN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及感染后的死亡风险相关,提示较高的ADPN水平可能是患者脆弱性/虚弱或恢复力下降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1] A. Jensen, et al. Dynamically Predicting Renal Failure after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for Millions across Biobank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395-P.
[2] P.H. Kim, et al. Long-Term HbA1c Variability and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404-P.
[3] T. Morioka, et al. Higher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Predict Poorer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407-P.
2 comments
动态预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衰竭风险:一项跨生物样本库的研究[1]
395-P: Dynamically Predicting Renal Failure after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for Millions across Biobanks
研究背景与目的:
尽管糖尿病的管理取得了进展,但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亟需更精准的风险预测工具。研究人员在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VA)人群中开发了一种动态风险预测模型,并在All of Us(AoU)人群中进行了验证,同时将其与现有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方程(RECODe)进行比较,旨在提升糖尿病患者肾衰竭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方法:
研究纳入了VA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采用Fine-Gray亚分布风险模型,在1年、5年和10年的标志点(LM)评估肾衰竭风险,并将全因死亡作为竞争风险因素纳入分析。通过两步特征选择算法(逻辑回归结合极小极大凹惩罚),筛选LM1的预测变量,随后在LM5和LM10重新拟合无惩罚模型。纳入的变量包括药物使用史、合并症史、基线协变量及生物标志物趋势等。
结果:
在LM1的815 429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3.27%发生肾衰竭(中位年龄62岁,从确诊糖尿病至肾衰竭的中位时间为8.0年),29.2%的患者在未发生肾衰竭前死亡。在VA人群中,1年、5年和10年肾衰竭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6、0.82和0.79;在AoU人群中分别为0.86、0.85和0.80;而RECODe在AoU人群中的AUROC分别为0.87、0.76和0.69。其他标志点的预测性能相似。
表1.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衡量的预测性能
本动态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在关键时间点持续更新患者风险,显著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预测准确性。与RECODe相比,该模型在AoU验证中表现出更优的区分度,显示出广泛的临床适用性,为优化糖尿病肾病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长期HbA1c变异性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的关系[2]
404-P: Long-Term HbA1c Variability and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
研究背景与目的:
虽然HbA1c被认为是评估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在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中,HbA1c并不能准确反映血糖控制情况或预测临床结局。本研究旨在评估HbA1c变异性对透析患者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
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透析>90天的糖尿病患者,且需有>3次的HbA1c测量记录。HbA1c每季度测量一次,采用变异系数(CV,标准差除以平均HbA1c)和变异指数(VI,较前次HbA1c变化≥0.5%)作为预测因子。使用Cox风险模型评估HbA1c变异性与住院及全因死亡的关系,将HbA1c值作为连续变量,并按三分位数分层分析。
结果:
共纳入979例患者,其中92.5%为2型糖尿病,平均年龄56±13岁,男性占52.5%,非裔美国人占88.7%,接受血液透析者占80.9%,平均随访时间4.9±2.9年。HbA1c变异性指标CV和VI在最高三分位时与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CV的危险比(HR)为1.42(95%CI:1.10~1.83,P<0.001),VI的HR为1.44(95%CI:1.12~1.85,P=0.002)。
结论:
在ESKD透析患者中,血糖变异性与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较高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预测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预后[3]
407-P: Higher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Predict Poorer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研究背景与目的:
脂联素(ADPN)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多项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CVD)或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较高的血清ADPN水平与较差预后相关。本项研究旨在探讨血清ADPN水平与接受血液透析的CKD患者的生存结局的关系。
方法:
研究纳入了518例参与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患者,测量其基线血清总ADPN水平,并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DPN水平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新发心血管事件及后续死亡、感染相关住院及后续死亡之间的关系。
结果:
基线时血清ADPN中位数为18.3 μg/mL。在5年随访期间,共发生107例死亡,其中39例为心血管死亡,48例为非心血管死亡,20例死因不明。较高的ADPN水平是全因死亡(HR=2.17,95%CI:1.41~3.33)、心血管死亡(HR=4.78,95%CI:2.26~10.13)和非心血管死亡(HR=2.19,95%CI:1.11~4.45)的预测因子。在心血管死亡中,较高的ADPN水平与新发心血管事件(HR=1.51,95%CI:1.11~2.05)及后续死亡(HR=2.28,95%CI:1.30~4.05)相关。较高的ADPN水平与感染相关住院无显著关联(HR=1.01,95%CI:0.74~1.39),但与感染住院后的死亡风险相关(HR=2.30,95%CI:1.17~4.63)。
结论:
在接受血液透析的CKD患者中,较高的ADPN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ADPN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及感染后的死亡风险相关,提示较高的ADPN水平可能是患者脆弱性/虚弱或恢复力下降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1] A. Jensen, et al. Dynamically Predicting Renal Failure after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for Millions across Biobank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395-P.
[2] P.H. Kim, et al. Long-Term HbA1c Variability and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404-P.
[3] T. Morioka, et al. Higher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Predict Poorer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407-P.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