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组热议糖尿病肾病治疗曙光与阴影——如何跨越“落地鸿沟”?| ADA 2025



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 2025)的专家小组讨论为领域专家深入探讨热点话题提供了重要平台。在6月22日举行的专题讨论会“拯救肾脏与生命:开创糖尿病肾病新时代”上,普罗维登斯内陆西北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华盛顿大学临床医学教授Katherine R. Tuttle博士首先进行了主题报告。随后,明尼苏达大学药物护理与健康系统系教授Wendy St. Peter博士、图罗大学教授Jay Shubrook博士、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糖尿病护理中心主任John B. Buse博士以及肾病公益组织iAdvocate创始人Patrick O. Gee博士共同参与讨论。

学术分享: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巨大变化

Katherine R. Tuttle

Tuttle博士指出,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与管理正经历重大转变,焦点正从延缓疾病进展转向维持肾脏健康。为此,她呼吁医疗界落实CKD的筛查与认知策略,以期充分发挥三类突破性疗法——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所带来的变革性获益。

CKD定义为蛋白尿临床诊断或不明原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根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该疾病影响全球数亿患者,发文时估计其在2024年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CKD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约40%的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肾病(DKD),而DKD是全球CKD的首要病因。

Tuttle博士强调,CKD与糖尿病同样具有严重的全身性连带伤害。正如糖尿病患者需面对多种并发症,CKD患者在进展至肾衰竭前便会经历多种致命并发症。她指出,传统认知聚焦于CKD导致肾衰竭固然正确,但现已明确很多患者在发生肾衰竭前就会死亡。她补充道,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种开启多器官病理变化的疾病。

然而,疾病可引发全身效应,治疗亦然。Tuttle博士系统回顾了ns-MRA和GLP-1RA的成功临床试验,这些药物现被推荐作为蛋白尿、高血糖、心血管疾病(CVD)及体重管理的风险导向疗法。此外,SGLT2i的3项关键CKD试验(CREDENCE、DAPA-CKD和EMPA-KIDNEY)均因显著疗效而提前终止。她解释称,SGLT2i本质上激活了长期存在于生理机制中的心肾交互作用,因此心脏功能的改善通常伴随着肾脏功能的提升。

基于SUSTAIN 6和PIONEER 6等试验显示的肾脏稳定结果,Tuttle博士指出GLP-1RA类药物司美格鲁肽是首个被证实可改善2型糖尿病(T2DM)合并CKD患者肾脏、心血管及生存预后的药物。针对此类患者的每周一次给药的司美格鲁肽肾脏结局研究(FLOW研究)同样因显著疗效而提前终止。

Tuttle博士同时表示,尽管这些疗法前景广阔,但成本、可及性及用药依从性等障碍可能削弱其潜在疗效。

小组讨论:剖析新型疗法的实施障碍及改善策略

Wendy St. Peter


Jay Shubrook


John B. Buse


Patrick O. Gee

继Tuttle博士演讲后,专家小组深入剖析了制约相关药物潜力发挥的系统性挑战,涵盖执行逻辑、文化认知及制度障碍,呼应了其在实施层面的核心关切,并分享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其中,Peter博士指出亟需加强医疗协调与用药协同。Shubrook博士则倡导团队医疗模式,强调临床医生应主动联合药师、同行及患者构建协作网络。Buse博士补充指出,有效的医患沟通应包含药物成本评估及医保支付指导。Gee博士以自身经历警示了医疗团队协作缺失的危害:他的移植肾病学家与内分泌学家曾就糖尿病管理权发生冲突,甚至出现移植肾病学家付费要求其取消内分泌科预约的情况。在关键的移植恢复期,他本人竟被迫承担起调解员的角色。基于此,他向病友传递了重要经验——作为自身健康的倡导者,患者有权更换医生。

来源:ADA Meeting News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