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曲伸教授:团队携研究亮相ADA舞台,多维探索肥胖相关疾病管理 | ADA中国之声

编者按: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2024)落幕不久,但会议传递的大量最新学术信息仍令人津津乐道。此次ADA年会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曲伸教授团队表现出色,共有6项最新研究呈现。在会议现场,《国际糖尿病》报道团队有幸采访到曲伸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其参会感受,并介绍了其团队研究成果。本刊特对此进行报道,一起来看看!


专访曲伸教授@ADA2024


《国际糖尿病》您对本届ADA年会的参会体验如何?哪些话题是您比较感兴趣的?

曲伸教授:往年我曾多次到奥兰多参会,不过疫情后这是首次。本届ADA年会参会人数貌似少于从前,但学术内容依旧非常充实,而且亮点很多,能看到注重代谢及肥胖治疗的药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效,这些都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


首先,非常高兴在开幕式上听到ADA宣布成立肥胖协会。现在,肥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很多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根源。所以,控制肥胖时不可待。另外,现在很多新型减重药物问世,既有中国原研的,也有国外的,都带来了很好的减重效果和心血管获益,也迎合了当今各个学科关注肥胖相关并发症的管理理念。


其次,控制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一大热点,强调应将干预提前,且越早越好,这在本届ADA年会最后一天Banting获奖讲座中提到的UKPDS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包括中国大庆研究在内,无不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第三,中国力量越来越强大,本届ADA年会上随处可见中国面孔,很多中国自己的原创研究结果进行了展示。很高兴现在全球同行们能够齐心协力积极抗击糖尿病,我们也贡献了众多中国力量。


《国际糖尿病》您的团队在本届ADA年会有多项最新研究展示,能否请您评价一下相关发现?

曲伸教授:我们团队历来对ADA年会比较重视,它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的大舞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糖尿病和代谢疾病领域盛会,很高兴今年有6篇壁报入选。我们主要关注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调节,张曼娜教授率领团队在饮食干预、数字化医疗、减重及降糖药物、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后续也将有更多结果陆续呈现。


除了大家都很关注的心、肾、肝等问题,我们还关注与肥胖相关的其他方面,这些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包括骨代谢、中枢、尿酸等,我们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实,现在很多药物具有“共性”——调节代谢,不仅控制血糖,还对血压、生育周期、心肾并发症等有好处。大家要学会合理用药,明确目标,不能单纯降脂、降压、降糖,而对其他代谢异常放任不管。所以,多靶点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多效性的二甲双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现在基于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的药物也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次ADA年会上公布的临床研究显示这些药物不仅能够减重,还可改善代谢,防治脂肪肝,减缓心肾事件,甚至抗炎,对中枢也有很好的作用,包括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相信未来会发掘越来越多的闪光之处。


Part 2

团队研究成果展示

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通过减弱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激活缓解炎症,并改善PCOS

928-P

张雨沁1,邵晓雯2,蔡美丽1,迪丽清娜·迪力木拉提1,卢佳毅3,张曼娜1#,曲伸1#

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3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通讯作者

01

背景

PCOS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密切相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以减轻炎症并有效治疗PCOS。本研究旨在探究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CAN)是否通过减弱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抑制机体炎症状态,以缓解PCOS的发生发展。

02

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将3周龄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组、PCOS模型高脂饮食组。PCOS模型组通过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60 mg/kg建立肥胖型PCOS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采用连续21天皮下注射玉米油。随后,将PCOS小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PCOS+CAN组,正常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组、PCOS组每日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载体),PCOS+CAN组每日灌胃给予25 mg/kg CAN治疗21天。在细胞水平,使用脂多糖(LPS)和三磷酸腺苷(ATP)在小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诱导NLRP3炎症小体激活并使用CAN干预,检测下游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03

结果

CAN治疗后,PCOS小鼠不规律的发情周期和卵巢多囊样改变(黄体较少,闭锁卵泡较多)得到改善。与PCOS组相比,PCOS+CAN组小鼠的血清总睾酮、糖代谢、胰岛素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有所改善。PCOS+CAN组小鼠卵巢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N端片段、下游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PCOS组。在细胞水平,LPS+ATP诱导的小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炎症,导致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CAN干预可以抑制NLRP3炎症小体并缓解炎症。

04

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卡格列净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来改善PCOS的生殖和代谢特性,并缓解炎症。


一项关于PCOS和亮氨酸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399-P

蔡美丽1,卢佳毅2,迪丽清娜·迪力木拉提1,张雨沁1,陈海冰1,曲伸1,岳朝艳2,张曼娜1

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01

背景

PCOS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多项观察性研究报道,PCOS人群的氨基酸代谢谱发生显著变化,但两者因果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MR)阐明PCOS风险增加与亮氨酸之间的因果关系。

02

方法

本研究利用来自欧洲血统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涵盖了1400个血液代谢物,进行了一项双样本MR研究,以评估PCOS风险增加与亮氨酸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利用逆方差加权模型(IVW)、加权中位数估计模型(WME)、加权基于模型的方法(WM)和MR-Egger回归模型(MER)4个模型评估因果关联。此外,通过离群值敏感性测试、MR-PRESSO和Cochran的Q检验评估了工具变量的遗传变异(IVs)的异质性和多向性。

03

结果

本研究发现12种代谢物显示与PCOS风险增加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包含8种危险因素和3种保护性因素,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和雄激素合成代谢途径。3种保护性代谢物包括亮氨酸、羟色氨酸和异戊二酰基肉碱。IVW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了PCOS风险增加与亮氨酸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OR<0.001,95%CI:0.000~0.295,P=0.018)。此外,MR-Egger回归截距或MR-PRESSO全局检验显示结果无明显异质性和多向性(MR-Egger截距=0.124,全局检验P=0.637)。

0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双向MR分析,强调了亮氨酸与PCOS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此外,差异性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可作为PCOS临床筛查和预防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协助PCOS疾病发生机制的探索。然而,本研究结果仍需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和全面理解。


数字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的有效性研究: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861-P

迪丽清娜·迪力木拉提1,蔡美丽1,张雨沁1,卢佳毅2,张曼娜1,曲伸1

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01

目的

评价数字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IR)型PCOS患者的有效性。

02

方法

80例伴有IR的PCOS女性被随机分为数字干预组(n=40)和二甲双胍组(n=40),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的变化。次要研究终点包括人体测量学参数、月经频率、性激素水平、代谢指标、体脂分布,以及饮食、运动、睡眠、焦虑和抑郁的问卷。

03

结果

共有72例参与者完成随访(随访率90%),其中数字干预组35例、二甲双胍组37例。数字干预组治疗12周后HOMA-IR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数字干预和二甲双胍均能显著改善月经、降低体重、总脂肪量。此外,与二甲双胍相比,数字干预在改善腰围(WC)、腰臀比(WHR)、总脂肪量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安全性方面,数字干预组和二甲双胍组的主要不良事件分别是饥饿感(5%)和胃肠道不良事件(30%)。

04

结论

本研究表明,数字干预是治疗PCOS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并且没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能够使患者更容易且更有效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专家点评

曲伸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全世界约有10%~13%的育龄女性患有PCOS。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PCOS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正在增加。PCOS一线治疗方式是生活方式干预。然而,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和可持续性较差。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微信小程序,包含24个视频,其内容包括PCOS发病机制、哪些生活方式可以改善PCOS相关症状,以及如何保持这些生活方式。同时,患者需要在干预期间记录自己的体重、运动、睡眠时间、月经、冥想时间以实现自我监督。


本研究表明,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数字干预显著提高了PCOS患者代谢和生殖方面指标。虽然基于微信的数字干预组在降低HOMA-IR水平方面与二甲双胍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数字干预组在降低腰围、腰臀比、总脂肪量和DHEAS方面更有效。在安全性方面,数字干预组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二甲双胍组。通过1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首次证明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数字干预改善PCO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基于24小时尿肌酐建立一个新指标,以预测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1年后腰椎骨密度的改善

618-P

曾将萍,景雨洁,李楠楠,盛辉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

01

目的

肌肉与骨骼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肌肉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24小时尿肌酐(24 h Ucr)与唑来膦酸(ZOL)治疗后腰椎骨密度(BMD)变化的相关性,并建立有效的BMD改善预测模型。

02

方法

本横断面研究纳入169例接受ZOL治疗(每年1次,每次5 mg)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基线和ZOL治疗1年后测量骨密度。以BMD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最小BMD变化(2.78%)定义为BMD改善。

03

结果

基线24 h Ucr与ZOL治疗后1年腰椎BMD变化呈负相关(r= -0.208,P=0.007)。校正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基线腰椎BMD和血清肌酐后,24 h Ucr是ZOL治疗1年后腰椎BMD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OR 0.580,95%CI:0.456~0.738,P<0.001)。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向后选择法构建预测模型,得到logit(P)= -1.321 + 1.864 × 性别(女=1,男=2)+ 9.8 × 身高(m)- 1.038 × T2DM(是=1,否=0)- 0.582 × 24h Ucr(mmol/d) + 0.061 × 肌酐(μmol/L)- 16.958 × 基线腰椎BMD(g/cm2),预测腰椎BMD改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以P=0.739为截断值,特异度为89.3%,敏感度为73.5%。最终的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重抽样检验进行内部验证,AUC乐观度为-0.001(95%CI:-0.005 ~- 0.003)。

04

结论

24 h Ucr与ZOL治疗1年后的腰椎BMD变化呈负相关,指标P对ZOL治疗1年后的腰椎BMD改善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一种脂肪因子,可诱发T2DM患者胰腺β细胞凋亡

1718-P

毛王佳1,闫姗1,高媛1,卜乐1,程晓芸1*,曲伸1*

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通讯作者

01

目的

胰腺β细胞凋亡在T2DM进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游离视黄醇结合蛋白4(apo-RBP4)是T2DM中一种重要的脂肪因子,已被证实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和T2DM的发病机制,但其诱导胰腺β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揭示apo-RBP4在促进胰腺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深入了解apo-RBP4的促糖尿病作用提供新的视角。

02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RBP4刺激小鼠胰岛素瘤细胞系(MIN6)细胞。筛选RBP4高亲和力受体和受体最佳siRNA。沉默或过表达受体STRA6之后,观察对胰岛β细胞MIN6功能影响。敲除或过表达受体STRA6之后,观察apo-RBP4处理对胰岛β细胞MIN6功能影响。在高血糖小鼠中尾静脉注射过表达和沉默apo-RBP4 AAV,检测小鼠胰腺β细胞的凋亡指标;免疫荧光共定位胰腺β细胞与apo-RBP4、胰腺β细胞与Caspase3。

03

结果

RBP4能抑制MIN6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并呈现浓度依赖性。STRA6与RBP4结合的亲和力最高,siRNA3对STRA6的干扰效果最佳。STRA6过表达处理后48小时,发现其抑制MIN6细胞的增殖,促进胰岛MIN6细胞的凋亡。apo-RBP4是通过与STRA6结合后发挥促MIN6细胞凋亡和抑制作用的。糖尿病小鼠过表达apo-RBP4后,胰腺β细胞BAX和Caspase3等凋亡指标明显增高,而沉默apo-RBP4的小鼠则相反。

04

结论

apo-RBP4促进胰腺β细胞凋亡而不是RBP4。apo-RBP4是通过与STRA6结合发挥促胰腺β细胞凋亡、抑增殖作用的。


奥利司他用于超重/肥胖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862-P

刘爽1,陈海冰1*,曲伸1*

1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通讯作者

01

背景

肥胖与血清尿酸(SUA)水平升高和频繁痛风发作有关。减重可以降低SUA水平和痛风发作。奥利司他对超重/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SUA水平和痛风发作的影响尚未得到广泛研究。本研究调查了奥利司他与安慰剂相比,对超重/肥胖合并HUA患者的SUA水平和痛风发作的影响。

02

方法

将72例超重/肥胖合并HUA的患者随机分至安慰剂组(35例,48.6%)和奥利司他组(37例,51.4%),为期12周。主要研究终点是体重、SUA水平和痛风发作的相对变化。

03

结果

奥利司他与较低的痛风发作患者比例相关(对数秩和检验P=0.023,HR 0.31,95%CI:0.11~0.85)。两组间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利司他组平均减重2.85 kg,安慰剂组平均减重0.76 kg。奥利司他组体重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4

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明奥利司他对超重/肥胖合并HUA患者的SUA水平无显著影响,强调奥利司他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在HUA患者减重期间预防痛风发作的潜力。

团队现场合影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