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很重要!SOUL研究正为心肾代谢管理注入新生力量!作为首个针对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SOUL研究于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5)上隆重公布,并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结果证实,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或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口服司美格鲁肽片14 mg,可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心血管结局。
SOUL研究重磅结果引发临床高度关注,其临床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与既往CVOT相比有何不同?对心肾代谢疾病管理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本刊特别采访了SOUL研究中国区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和SOUL研究第一作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Darren McGuire教授。

一、CKM综合管理新时代:注重修饰疾病、改善结局,CVOT推动管理策略重大更新
T2DM与心血管疾病、CKD常相伴发生,导致心肾不良预后风险显著增加。近年来,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概念的提出,积极推动改善综合防治策略[2]。纪立农教授强调,CKM管理不仅要对血糖、血压、血脂等进行代谢管理,还要重视修饰疾病自然病程、改善疾病结局。目前,有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如GLP-1R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等,已被证实可提供靶器官保护、改善心肾结局。CKM综合征尤其是3期、4期人群,应使用能够修饰疾病的新型手段,以尽量延缓疾病进展、延长寿命。
在CKM管理策略的重大更新中,CVOT起到关键性作用。Darren McGuire教授认为,GLP-1RA改写了心血管高危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目前,共有6项CVOT证实GLP-1RA的心血管获益。GLP-1RA已被公认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治疗药物,而非仅仅作为血糖管理工具。基于有力数据支持,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GLP-1RA获多部权威指南ⅠA类推荐,用于T2DM合并ASCVD或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3-6]。既往GLP-1RA局限于注射剂型,目前已扩展到口服剂型,故有必要验证其能否同样提供心血管获益。
二、优效性CVOT研究:针对口服剂型GLP-1RA,聚焦心肾高危糖尿病人群
司美格鲁肽片是首个口服剂型GLP-1RA,具有强效降糖、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改善作用。在司美格鲁肽片上市前开展了一项非劣效性CVOT——PIONEER 6研究,证实其心血管安全性[7]。为了进一步探索司美格鲁肽片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开展了大型优效性CVOT——SOUL研究。
SOUL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的Ⅲb期临床试验,共纳入9650例合并ASCVD和/或CKD的T2DM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按照1:1随机接受口服司美格鲁肽片14 mg或安慰剂每日一次治疗(图1)[1]。

图1. SOUL研究设计
Darren McGuire教授介绍,SOUL研究采用事件驱动优效性设计,专门评估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心血管获益方面的优越性。与PIONEER 6研究相比,SOUL研究的规模更大(9650例 vs. 3183例)、随访时间更长(49.5个月 vs. 15.9个月)。从纳入标准和基线特点来看,T2DM患者至少合并1种心肾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PAD)和CKD,且年龄≥50岁(平均66.1岁)、基线HbA1c 6.5%~10.0%(平均8.0%),属心肾高风险人群。
纪立农教授进一步解释,既往研究已证实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具有明确心肾获益。SOUL研究中应用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目标剂量为14 mg每日服用一次,该口服剂量下的血药浓度相当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皮下注射。但即使能提供相同的血药浓度暴露水平,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仍需通过优效性研究来验证,SOUL的意义正在于此。
三、SOUL结果解析: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心血管保护优效性实证
1主要终点: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MACE风险14%
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复合终点(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结果显示,中位随访49.5个月,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相较于安慰剂,可将MACE风险相对降低14%(口服司美格鲁肽组12% vs. 安慰剂组13.8%,HR 0.86;95%CI:0.77~0.96,P=0.006,图2)[1]。MACE风险降低由3个成分共同驱动,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相对风险降低26%(HR 0.74;95%CI:0.61~0.89)[1]。

图2.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MACE风险
纪立农教授解释,主要终点针对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从结果来看,MACE相对风险下降14%,证实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具有明确心血管保护作用。“MACE是个复合终点,结果支持对于心血管高危的T2DM患者,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可显著降低发生包括心梗、卒中或其所致死亡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受试者在基线时已充分接受降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提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残余风险。
SOUL研究(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与SUSTAIN 6(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液)、SELECT(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液)结果相一致,证实不同剂型司美格鲁肽分子具有一致的心血管获益。纪立农教授认为,司美格鲁肽心血管获益可能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除改善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降糖、降压、调脂等间接作用外,还可直接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8]。中介分析表明,司美格鲁肽治疗带来的体重改善对于心血管结局的改善贡献有限。更多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2次要终点: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肢体缺血事件风险29%
在确证性次要终点方面,结果显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相较于安慰剂[1]:
主要肾脏事件的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肾脏相关死亡、eGFR较基线下降≥50%、eGFR<15 ml/min/1.73m2、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相对风险降低9%(HR 0.91;95%CI:0.80~1.05);
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7%(HR 0.93;95%CI:0.80~1.09);
主要肢体缺血事件:相对风险降低29%(HR 0.71;95%CI:0.52~0.96,图3)。

图3.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主要肢体不良事件风险
Darren McGuire教授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解读。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主要肾脏事件复合终点方面表现出降低的良好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他分析这可能与患者基线eGFR水平较高有关。FLOW研究证实,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CKD患者的肾脏结局[9]。SOUL研究受试者基线平均eGFR水平为74 ml/min/1.73m2,远高于FLOW研究(47 ml/min/1.73m2),提示本研究中大多数患者肾功能仍保留较好,未能验证肾脏获益可能是由于纳入的中晚期CKD患者较少,而非治疗效果差异。
Darren McGuire教授强调,SOUL研究的另一个显著发现是主要肢体不良事件(因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而住院)相对风险降低达29%,这与ACC.25上公布的STRIDE研究相一致,后者证实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可改善症状性PAD患者运动功能[10]。“该结果提示,口服司美格鲁肽可能对PAD临床结局有独特益处,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四、亚组分析:在不同基线特征患者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心血管获益一致
1无论患者是否使用SGLT2i,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均可提供一致的MACE获益
在大多数预先指定的亚组分析如年龄、性别、BMI、心血管或肾脏疾病史、eGFR及基线用药情况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MACE获益无显著组间差异[1]。其中,SGLT2i的应用是否影响GLP-1RA的疗效是临床尤为关心的问题。
Darren McGuire教授指出,基线时有26.9%患者应用了SGLT2i,研究结束时这一比例增至49%,因此有充分数据评估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不同SGLT2i使用状态下的效果。SOUL研究者预先进行了一系列按SGLT2i使用情况分层的分析,其中包括基线使用者与非使用者的亚组分析,以及将试验期间新增SGLT2i治疗考虑在内的时间依赖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否使用SGLT2i,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MACE获益均无显著组间差异(图4),SOUL研究这项预设SGLT2i亚组分析已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11]。他强调:“这些数据显示,GLP-1RA和SGLT2i的作用是独立的,2023 ESC《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3]明确建议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

图4. 无论基线是否应用SGLT2i,司美格鲁肽片均可带来一致MACE获益
2亚洲人群应用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MACE获益更大
SOUL研究纳入亚洲人群占比达23.4%。纪立农教授介绍,中国很多中心有幸参与了这项研究,对SOUL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整个研究随访过程中,中国受试者保持很高的保留率,即大多数患者能够接受随访直至研究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在亚洲患者亚组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组相较于安慰剂的MACE风险降低达27%(HR=0.73;95%CI:0.57~0.93),而北美和欧洲亚组患者的MACE风险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Darren McGuire教授认为,这可能与北美地区受试者较高的停药和撤药率有关。
此外,在SOUL研究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相较安慰剂的严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司美格鲁肽组47.9%,安慰剂组50.3%)。纪立农教授指出,尽管在早期使用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治疗时,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但与注射液类似,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大多数患者均能够耐受。此外,口服司美格鲁肽片需在早晨进餐前半小时服用,“根据我们的观察,受试者并未对此感到不便,这种服用方法不会成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临床应用的障碍”。
五、临床展望: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将使更多患者从GLP-1RA治疗中获益
Darren McGuire教授认为,SOUL研究的临床意义影响深远。“很多患者因害怕注射而拒绝使用GLP-1RA,我估计需要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中约50%由于针头恐惧而没有使用GLP-1RA,现在医生可以放心为其处方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我相信,这将使需要GLP-RA并能真正获得药物、从中获益的患者数量大大增加”。
纪立农教授强调,在CKM综合征的防控策略中,GLP-1RA是优先推荐的药物之一。SOUL研究与SUSTAIN 6、SELECT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夯实了司美格鲁肽分子的心血管获益证据。对于T2DM合并心肾疾病患者,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可改善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疾病结局,这将继续推动GLP-1RA在CKM综合征中的优选地位,并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治疗选择。他表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将成为临床医生及CKM患者常规使用的一个有利工具”。

1. McGuire DK, et al. N Engl J Med. 2025 March 29. doi: 10.1056/NEJMoa2501006.
2. Ndumele CE, et al. Circulation. 2023; 148(20): 1606-1635.
3. Marx N, et al. Eur Heart J. 2023; 44(39): 4043-4140.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16-139.
5. Vrints C, et al. Eur Heart J. 2024; 45(36): 3415?3527.
6. ADA. Diabetes Care. 2025; 48(Suppl 1): S1-S352.
7. Husain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381(9): 841-851.
8. 中国心血管代谢联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3; 39(9): 651-660.
9. Perkovic V, et al. N Engl J Med. 2024; 391(2): 109-121.
10. Marc P. Bonaca. The Effect of Once-weekly Subcutaneous Semaglutideon Functional Capacity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Phase 3b,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 Blind Stride Trial. 102-09. Presented at 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s, March 29, ACC.25.
11. Marx N, et al. Circulation. 2025 Mar 29.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5.074545.
2 comments
SOUL研究重磅结果引发临床高度关注,其临床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与既往CVOT相比有何不同?对心肾代谢疾病管理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本刊特别采访了SOUL研究中国区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和SOUL研究第一作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Darren McGuire教授。

一、CKM综合管理新时代:注重修饰疾病、改善结局,CVOT推动管理策略重大更新
T2DM与心血管疾病、CKD常相伴发生,导致心肾不良预后风险显著增加。近年来,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概念的提出,积极推动改善综合防治策略[2]。纪立农教授强调,CKM管理不仅要对血糖、血压、血脂等进行代谢管理,还要重视修饰疾病自然病程、改善疾病结局。目前,有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如GLP-1R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等,已被证实可提供靶器官保护、改善心肾结局。CKM综合征尤其是3期、4期人群,应使用能够修饰疾病的新型手段,以尽量延缓疾病进展、延长寿命。
在CKM管理策略的重大更新中,CVOT起到关键性作用。Darren McGuire教授认为,GLP-1RA改写了心血管高危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目前,共有6项CVOT证实GLP-1RA的心血管获益。GLP-1RA已被公认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治疗药物,而非仅仅作为血糖管理工具。基于有力数据支持,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GLP-1RA获多部权威指南ⅠA类推荐,用于T2DM合并ASCVD或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3-6]。既往GLP-1RA局限于注射剂型,目前已扩展到口服剂型,故有必要验证其能否同样提供心血管获益。
二、优效性CVOT研究:针对口服剂型GLP-1RA,聚焦心肾高危糖尿病人群
司美格鲁肽片是首个口服剂型GLP-1RA,具有强效降糖、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改善作用。在司美格鲁肽片上市前开展了一项非劣效性CVOT——PIONEER 6研究,证实其心血管安全性[7]。为了进一步探索司美格鲁肽片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开展了大型优效性CVOT——SOUL研究。
SOUL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的Ⅲb期临床试验,共纳入9650例合并ASCVD和/或CKD的T2DM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按照1:1随机接受口服司美格鲁肽片14 mg或安慰剂每日一次治疗(图1)[1]。

图1. SOUL研究设计
Darren McGuire教授介绍,SOUL研究采用事件驱动优效性设计,专门评估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心血管获益方面的优越性。与PIONEER 6研究相比,SOUL研究的规模更大(9650例 vs. 3183例)、随访时间更长(49.5个月 vs. 15.9个月)。从纳入标准和基线特点来看,T2DM患者至少合并1种心肾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PAD)和CKD,且年龄≥50岁(平均66.1岁)、基线HbA1c 6.5%~10.0%(平均8.0%),属心肾高风险人群。
纪立农教授进一步解释,既往研究已证实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具有明确心肾获益。SOUL研究中应用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目标剂量为14 mg每日服用一次,该口服剂量下的血药浓度相当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皮下注射。但即使能提供相同的血药浓度暴露水平,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仍需通过优效性研究来验证,SOUL的意义正在于此。
三、SOUL结果解析: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心血管保护优效性实证
1主要终点: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MACE风险14%
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复合终点(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结果显示,中位随访49.5个月,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相较于安慰剂,可将MACE风险相对降低14%(口服司美格鲁肽组12% vs. 安慰剂组13.8%,HR 0.86;95%CI:0.77~0.96,P=0.006,图2)[1]。MACE风险降低由3个成分共同驱动,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相对风险降低26%(HR 0.74;95%CI:0.61~0.89)[1]。

图2.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MACE风险
纪立农教授解释,主要终点针对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从结果来看,MACE相对风险下降14%,证实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具有明确心血管保护作用。“MACE是个复合终点,结果支持对于心血管高危的T2DM患者,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可显著降低发生包括心梗、卒中或其所致死亡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受试者在基线时已充分接受降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提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残余风险。
SOUL研究(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与SUSTAIN 6(司美格鲁肽1.0 mg注射液)、SELECT(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液)结果相一致,证实不同剂型司美格鲁肽分子具有一致的心血管获益。纪立农教授认为,司美格鲁肽心血管获益可能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除改善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降糖、降压、调脂等间接作用外,还可直接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8]。中介分析表明,司美格鲁肽治疗带来的体重改善对于心血管结局的改善贡献有限。更多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2次要终点: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肢体缺血事件风险29%
在确证性次要终点方面,结果显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相较于安慰剂[1]:
主要肾脏事件的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肾脏相关死亡、eGFR较基线下降≥50%、eGFR<15 ml/min/1.73m2、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相对风险降低9%(HR 0.91;95%CI:0.80~1.05);
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7%(HR 0.93;95%CI:0.80~1.09);
主要肢体缺血事件:相对风险降低29%(HR 0.71;95%CI:0.52~0.96,图3)。

图3.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显著降低主要肢体不良事件风险
Darren McGuire教授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解读。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主要肾脏事件复合终点方面表现出降低的良好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他分析这可能与患者基线eGFR水平较高有关。FLOW研究证实,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CKD患者的肾脏结局[9]。SOUL研究受试者基线平均eGFR水平为74 ml/min/1.73m2,远高于FLOW研究(47 ml/min/1.73m2),提示本研究中大多数患者肾功能仍保留较好,未能验证肾脏获益可能是由于纳入的中晚期CKD患者较少,而非治疗效果差异。
Darren McGuire教授强调,SOUL研究的另一个显著发现是主要肢体不良事件(因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而住院)相对风险降低达29%,这与ACC.25上公布的STRIDE研究相一致,后者证实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可改善症状性PAD患者运动功能[10]。“该结果提示,口服司美格鲁肽可能对PAD临床结局有独特益处,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四、亚组分析:在不同基线特征患者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心血管获益一致
1无论患者是否使用SGLT2i,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均可提供一致的MACE获益
在大多数预先指定的亚组分析如年龄、性别、BMI、心血管或肾脏疾病史、eGFR及基线用药情况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MACE获益无显著组间差异[1]。其中,SGLT2i的应用是否影响GLP-1RA的疗效是临床尤为关心的问题。
Darren McGuire教授指出,基线时有26.9%患者应用了SGLT2i,研究结束时这一比例增至49%,因此有充分数据评估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在不同SGLT2i使用状态下的效果。SOUL研究者预先进行了一系列按SGLT2i使用情况分层的分析,其中包括基线使用者与非使用者的亚组分析,以及将试验期间新增SGLT2i治疗考虑在内的时间依赖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否使用SGLT2i,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MACE获益均无显著组间差异(图4),SOUL研究这项预设SGLT2i亚组分析已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11]。他强调:“这些数据显示,GLP-1RA和SGLT2i的作用是独立的,2023 ESC《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3]明确建议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

图4. 无论基线是否应用SGLT2i,司美格鲁肽片均可带来一致MACE获益
2亚洲人群应用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MACE获益更大
SOUL研究纳入亚洲人群占比达23.4%。纪立农教授介绍,中国很多中心有幸参与了这项研究,对SOUL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整个研究随访过程中,中国受试者保持很高的保留率,即大多数患者能够接受随访直至研究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在亚洲患者亚组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组相较于安慰剂的MACE风险降低达27%(HR=0.73;95%CI:0.57~0.93),而北美和欧洲亚组患者的MACE风险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Darren McGuire教授认为,这可能与北美地区受试者较高的停药和撤药率有关。
此外,在SOUL研究中,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相较安慰剂的严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司美格鲁肽组47.9%,安慰剂组50.3%)。纪立农教授指出,尽管在早期使用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治疗时,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但与注射液类似,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大多数患者均能够耐受。此外,口服司美格鲁肽片需在早晨进餐前半小时服用,“根据我们的观察,受试者并未对此感到不便,这种服用方法不会成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临床应用的障碍”。
五、临床展望: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将使更多患者从GLP-1RA治疗中获益
Darren McGuire教授认为,SOUL研究的临床意义影响深远。“很多患者因害怕注射而拒绝使用GLP-1RA,我估计需要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中约50%由于针头恐惧而没有使用GLP-1RA,现在医生可以放心为其处方口服司美格鲁肽片。我相信,这将使需要GLP-RA并能真正获得药物、从中获益的患者数量大大增加”。
纪立农教授强调,在CKM综合征的防控策略中,GLP-1RA是优先推荐的药物之一。SOUL研究与SUSTAIN 6、SELECT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夯实了司美格鲁肽分子的心血管获益证据。对于T2DM合并心肾疾病患者,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可改善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疾病结局,这将继续推动GLP-1RA在CKM综合征中的优选地位,并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治疗选择。他表示:“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将成为临床医生及CKM患者常规使用的一个有利工具”。

1. McGuire DK, et al. N Engl J Med. 2025 March 29. doi: 10.1056/NEJMoa2501006.
2. Ndumele CE, et al. Circulation. 2023; 148(20): 1606-1635.
3. Marx N, et al. Eur Heart J. 2023; 44(39): 4043-4140.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16-139.
5. Vrints C, et al. Eur Heart J. 2024; 45(36): 3415?3527.
6. ADA. Diabetes Care. 2025; 48(Suppl 1): S1-S352.
7. Husain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381(9): 841-851.
8. 中国心血管代谢联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3; 39(9): 651-660.
9. Perkovic V, et al. N Engl J Med. 2024; 391(2): 109-121.
10. Marc P. Bonaca. The Effect of Once-weekly Subcutaneous Semaglutideon Functional Capacity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Phase 3b,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 Blind Stride Trial. 102-09. Presented at 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s, March 29, ACC.25.
11. Marx N, et al. Circulation. 2025 Mar 29.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5.074545.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