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D大会新视角 | 徐勇教授:糖尿病与肠道微生态,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紧密!



曾艳 徐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金色九月,秋风送爽,第61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 2025)在奥地利维也纳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其中肠道微生态健康在糖尿病研究中的重要性引起广泛关注。大会中,30多份报告聚焦肠道微生态与糖尿病的关系,成为会议的亮点之一。与会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这一话题的最新进展,内容涵盖肠道微生态与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紊乱、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此外,药物、饮食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粪菌供体选择对菌群移植效果的影响,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徐勇教授团队的研究在此次大会中积极发声。曾艳博士代表徐勇教授团队作了题为《粪菌移植通过调控肠道色氨酸代谢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口头报告,分享了团队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1. 曾艳博士的口头汇报项目

报告延续了团队前期的研究,系统揭示了肠道色氨酸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密切关联。

图2. 粪菌移植治疗为诸多临床困境带来新的希望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团队在动物实验中创新性地引入了粪菌移植治疗作为新型防治策略。研究表明,将健康小鼠的粪菌移植到糖尿病肾病小鼠体内后,糖脂代谢紊乱显著改善,肾功能衰退得到缓解,同时肠道色氨酸代谢异常得到了有效调节。这一调节作用与代谢紊乱和肾功能变化密切相关,提示调节肠道色氨酸代谢可能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

这一创新研究不仅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也为调控肠道微生态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证据。该议题吸引了大量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图3. 诸多专家、学者就肠道微生态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正逐步迈入新的时代。肠道微生物不仅在糖尿病的基础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逐步成为临床治疗的潜在突破口。未来,从“肠”计议——恢复肠道微生态有望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推动糖尿病治疗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