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九月的维也纳,沐浴着医学创新与交流的璀璨光芒。2025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 2025)于这座音乐之都盛大启幕。此次盛会汇聚了全球糖尿病领域的顶尖学者与行业精英,通过大会主旨演讲、专题研讨会、卫星会议及病例分享等多元化形式,构建了一个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对话平台,加速了糖尿病管理新知与技术的全球传播。

在本次年会上,“健康中国 医路同行——2025 EASD中外专家研讨会”作为亮点专场,聚焦中国糖尿病管理实践与全球经验的深度融合。会议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与维也纳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Julia Mader教授的精彩开场中拉开帷幕,并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罗马生物医学大学的Paolo Pozzilli教授及北京医院潘琦教授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霍仕文副总裁代表恒瑞医药公司发表致辞,恒瑞医药医学事务部负责人符莹莹博士对代谢性疾病领域产品管线进行了介绍。与会专家围绕糖尿病管理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分享,不仅展示了糖尿病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启示。
大会主席

大会讲者

从ADA到CDS:SGLT2i一线地位获中外指南一致推荐
根据2025年ADA指南[1],SGLT2i在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或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中,被推荐为优选降糖药物;同时,SGLT2i的使用应兼顾血糖与体重控制,以实现全面的代谢管理。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2]亦明确SGLT2i作为T2DM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地位:SGLT2i单药治疗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0.5%~1.2%;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SGLT2i是起始治疗一线用药之一;对于传统口服降糖药(OAD)单药治疗达标率不理想患者,应尽早启动SGLT2i联合治疗可帮助血糖达标;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管理,SGLT2i具有减少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HF住院和ESRD方面的益处,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在减重方面,提出SGLT2i类药物可使T2DM患者体重减轻1.6%~4.9%。
CKM综合征:SGLT2i早期干预是关键
糖尿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2021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达5.37亿,预计到2045年,该数字将显著攀升至7.83亿,增长幅度高达46%[3]。CKM综合征是T2DM患者最常见的共病组合,心血管与肾脏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严峻形势,SGLT2i在预防与管理CKM综合征中具有显著优势。CVD-REAL研究等大规模真实世界数据证实[4,5],相较于其他降糖药物(oGLDs),起始SGLT2i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HHF)风险41%、全因死亡风险51%,且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速度更缓,延缓CKD进展,且无论患者基线肾功能如何,早期使用SGLT2i均能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6]。KDIGO指南[7]等权威指南均明确推荐在T2DM患者中早期使用SGLT2i,以预防心血管与肾脏事件的发生。
作为中国首个原研SGLT2i,恒格列净在中国已上市的SGLT2i中具有显著的降低HbA1c、血压优势,有效改善外周血管阻力,优化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血管负荷。研究显示,HbA1c每降低1%,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9%、终末期肾病(ESRD)进展风险降低33%、心力衰竭风险降低35%,心血管事件总体风险降低13%[8,9]。
三瑞合一:
全程管理助力T2DM患者多维获益
中国成人T2DM患者数量已达1.48亿,位居世界第一,且并发症风险高,常合并心血管、肾脏及代谢疾病[10];同时老年T2DM患者数量庞大,治疗面临多重问题,包括合并症多、易发生低血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等;而患者因为降糖药物方案复杂、注射用药负担、药物不良反应等导致用药依从性差,难以维持长期血糖控制。在此背景下,兼顾心肾代谢获益、简化治疗方案和提升用药依从性,已成为中国T2DM管理的迫切需求。
恒格列净、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瑞格列汀的应用为中国T2DM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恒格列净作为中国首个原研SGLT2i,24小时排糖量高达98g,高基线患者HbA1c降幅高达1.43%,利尿降压、有效减重的同时尿路感染发生率低,5A品质助力T2DM患者获益;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采用优质工艺专利技术,在人体内稳定吸收,实现SGLT2i与二甲双胍的机制互补,协同降糖的同时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保护心肾功能,真正实现每日一次,全天控糖,是患者更方便达到药物最佳剂量的治疗方案;磷酸瑞格列汀片作为中国首个原研DPP-4i,选择特异性高,单药及联合治疗均能有效降糖,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用法灵活不受进食限制,是老年T2DM患者的治疗优选[11-18]。“三瑞”覆盖 T2DM 全程治疗需求,通过机制互补与剂型创新,从基础控糖到复杂合并症管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实现多维获益。
针对老年T2DM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采用个体化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尤其重要。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时应优先考虑不易出现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物,如DPP-4i。《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三联优化方案(二甲双胍+DPP-4i+SGLT2i)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指出,二甲双胍+DPP-4i+SGLT2i三联方案中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小,用药方便,特别适合老年患者的长期管理需求[19]。
专家共议:SGLT2i单药与联合MET治疗的临床实践要点
Q1
CKM综合征合并多种疾病,如何看待SGLT2i类药物给CKM综合征带来的临床获益?
SGLT2i为CKM综合征的管理带来了突破性的临床获益,其作用远超传统降糖药物。该类药物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排糖机制调节能量代谢,从病理生理层面多维度干预CKM的进展。大量循证证据表明,SGLT2i能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延缓肾脏病进展,并对ASCVD患者产生保护作用。更为重要的是,SGLT2i实现了从“单一指标管理”到“多器官保护”的诊疗理念转变。它不仅能同时改善血糖、血压和体重等多重危险因素,更能在疾病早期通过改善代谢紊乱,预防靶器官损伤,打破CKM综合征的恶性循环。因此,临床应尽早将SGLT2i纳入CKM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将其视为改善心肾代谢结局的基石药物,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长期管理策略。
Q2
对于需要二甲双胍+SGLT2i联合治疗患者,如何兼顾最佳有效剂量治疗与患者较高依从性?
对于需要二甲双胍+SGLT2i联合治疗的患者,兼顾最佳有效剂量与患者依从性的关键在于选择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DC)。FDC通过简化治疗方案(如一天一次服药),显著减少患者用药负担,从而提高长期治疗依从性。在剂量选择上,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多数患者,可采用以二甲双胍1000 mg为基础联合SGLT2i 5 mg的起始剂量,既能保证降糖强度,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或存在显著代谢异常(如肥胖),可考虑将SGLT2i剂量调整至10 mg,并依据耐受情况将二甲双胍加量至2000 mg(每日最大有效剂量),以实现更强的降糖、减重及代谢改善效果。临床实践中,建议对初治患者及早启用联合治疗(如HbA1c>7.0%),利用FDC的优势快速平稳控糖,同时关注患者随访,根据治疗反应动态调整剂量,最终在保障有效性的基础上最大化提升治疗依从性。

恒瑞产品线展望:
持续创新,助力全球糖尿病防治
恒瑞医药医学事务部负责人符莹莹博士介绍了恒瑞医药向创新驱动型企业的战略转型及其在代谢疾病领域的深度布局。恒瑞医药始终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已超480亿元,拥有100多个创新产品管线及400多项全球临床研究,自研管线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公司已从传统肿瘤领域拓展至代谢、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管理领域,形成了口服降糖药、胰岛素、GLP-1类产品等全维度代谢管线布局。
内分泌领域核心产品HRS9531(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在减重、降糖及心血管代谢多重获益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目前减重适应证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在拓展T2DM、心衰等适应证。此外,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恒瑞医药通过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双轮驱动,多项创新药成功授权海外企业,体现了国际对其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未来恒瑞医药将继续坚持“科技为本”的理念,与临床专家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治疗方案,最终提升慢病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语
“健康中国 医路同行——2025 EASD中外专家研讨会”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对话平台,汇聚中外智慧,深入探讨了SGLT2i及“三瑞合一”方案等创新策略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管理中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基于循证、立足患者需求的个体化与全程管理是未来重要方向。恒瑞医药等民族创新企业的持续投入与研发突破,为临床提供了更多优质治疗选择,展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全球的创新实力。展望未来,学界与产业界需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糖尿病管理理念与方案的优化升级,为全球糖尿病防治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证据、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期待各方持续携手,推动糖尿病管理迈向新高度,造福更多患者!
2 comments
九月的维也纳,沐浴着医学创新与交流的璀璨光芒。2025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 2025)于这座音乐之都盛大启幕。此次盛会汇聚了全球糖尿病领域的顶尖学者与行业精英,通过大会主旨演讲、专题研讨会、卫星会议及病例分享等多元化形式,构建了一个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对话平台,加速了糖尿病管理新知与技术的全球传播。

在本次年会上,“健康中国 医路同行——2025 EASD中外专家研讨会”作为亮点专场,聚焦中国糖尿病管理实践与全球经验的深度融合。会议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与维也纳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Julia Mader教授的精彩开场中拉开帷幕,并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罗马生物医学大学的Paolo Pozzilli教授及北京医院潘琦教授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霍仕文副总裁代表恒瑞医药公司发表致辞,恒瑞医药医学事务部负责人符莹莹博士对代谢性疾病领域产品管线进行了介绍。与会专家围绕糖尿病管理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分享,不仅展示了糖尿病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启示。
大会主席

大会讲者

从ADA到CDS:SGLT2i一线地位获中外指南一致推荐
根据2025年ADA指南[1],SGLT2i在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或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中,被推荐为优选降糖药物;同时,SGLT2i的使用应兼顾血糖与体重控制,以实现全面的代谢管理。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2]亦明确SGLT2i作为T2DM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地位:SGLT2i单药治疗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0.5%~1.2%;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SGLT2i是起始治疗一线用药之一;对于传统口服降糖药(OAD)单药治疗达标率不理想患者,应尽早启动SGLT2i联合治疗可帮助血糖达标;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管理,SGLT2i具有减少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HF住院和ESRD方面的益处,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在减重方面,提出SGLT2i类药物可使T2DM患者体重减轻1.6%~4.9%。
CKM综合征:SGLT2i早期干预是关键
糖尿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2021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达5.37亿,预计到2045年,该数字将显著攀升至7.83亿,增长幅度高达46%[3]。CKM综合征是T2DM患者最常见的共病组合,心血管与肾脏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严峻形势,SGLT2i在预防与管理CKM综合征中具有显著优势。CVD-REAL研究等大规模真实世界数据证实[4,5],相较于其他降糖药物(oGLDs),起始SGLT2i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HHF)风险41%、全因死亡风险51%,且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速度更缓,延缓CKD进展,且无论患者基线肾功能如何,早期使用SGLT2i均能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6]。KDIGO指南[7]等权威指南均明确推荐在T2DM患者中早期使用SGLT2i,以预防心血管与肾脏事件的发生。
作为中国首个原研SGLT2i,恒格列净在中国已上市的SGLT2i中具有显著的降低HbA1c、血压优势,有效改善外周血管阻力,优化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血管负荷。研究显示,HbA1c每降低1%,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9%、终末期肾病(ESRD)进展风险降低33%、心力衰竭风险降低35%,心血管事件总体风险降低13%[8,9]。
三瑞合一:
全程管理助力T2DM患者多维获益
中国成人T2DM患者数量已达1.48亿,位居世界第一,且并发症风险高,常合并心血管、肾脏及代谢疾病[10];同时老年T2DM患者数量庞大,治疗面临多重问题,包括合并症多、易发生低血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等;而患者因为降糖药物方案复杂、注射用药负担、药物不良反应等导致用药依从性差,难以维持长期血糖控制。在此背景下,兼顾心肾代谢获益、简化治疗方案和提升用药依从性,已成为中国T2DM管理的迫切需求。
恒格列净、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瑞格列汀的应用为中国T2DM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恒格列净作为中国首个原研SGLT2i,24小时排糖量高达98g,高基线患者HbA1c降幅高达1.43%,利尿降压、有效减重的同时尿路感染发生率低,5A品质助力T2DM患者获益;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采用优质工艺专利技术,在人体内稳定吸收,实现SGLT2i与二甲双胍的机制互补,协同降糖的同时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保护心肾功能,真正实现每日一次,全天控糖,是患者更方便达到药物最佳剂量的治疗方案;磷酸瑞格列汀片作为中国首个原研DPP-4i,选择特异性高,单药及联合治疗均能有效降糖,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用法灵活不受进食限制,是老年T2DM患者的治疗优选[11-18]。“三瑞”覆盖 T2DM 全程治疗需求,通过机制互补与剂型创新,从基础控糖到复杂合并症管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实现多维获益。
针对老年T2DM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采用个体化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尤其重要。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时应优先考虑不易出现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物,如DPP-4i。《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三联优化方案(二甲双胍+DPP-4i+SGLT2i)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指出,二甲双胍+DPP-4i+SGLT2i三联方案中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小,用药方便,特别适合老年患者的长期管理需求[19]。
专家共议:SGLT2i单药与联合MET治疗的临床实践要点
Q1
CKM综合征合并多种疾病,如何看待SGLT2i类药物给CKM综合征带来的临床获益?
SGLT2i为CKM综合征的管理带来了突破性的临床获益,其作用远超传统降糖药物。该类药物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排糖机制调节能量代谢,从病理生理层面多维度干预CKM的进展。大量循证证据表明,SGLT2i能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延缓肾脏病进展,并对ASCVD患者产生保护作用。更为重要的是,SGLT2i实现了从“单一指标管理”到“多器官保护”的诊疗理念转变。它不仅能同时改善血糖、血压和体重等多重危险因素,更能在疾病早期通过改善代谢紊乱,预防靶器官损伤,打破CKM综合征的恶性循环。因此,临床应尽早将SGLT2i纳入CKM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将其视为改善心肾代谢结局的基石药物,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长期管理策略。
Q2
对于需要二甲双胍+SGLT2i联合治疗患者,如何兼顾最佳有效剂量治疗与患者较高依从性?
对于需要二甲双胍+SGLT2i联合治疗的患者,兼顾最佳有效剂量与患者依从性的关键在于选择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DC)。FDC通过简化治疗方案(如一天一次服药),显著减少患者用药负担,从而提高长期治疗依从性。在剂量选择上,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多数患者,可采用以二甲双胍1000 mg为基础联合SGLT2i 5 mg的起始剂量,既能保证降糖强度,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或存在显著代谢异常(如肥胖),可考虑将SGLT2i剂量调整至10 mg,并依据耐受情况将二甲双胍加量至2000 mg(每日最大有效剂量),以实现更强的降糖、减重及代谢改善效果。临床实践中,建议对初治患者及早启用联合治疗(如HbA1c>7.0%),利用FDC的优势快速平稳控糖,同时关注患者随访,根据治疗反应动态调整剂量,最终在保障有效性的基础上最大化提升治疗依从性。

恒瑞产品线展望:
持续创新,助力全球糖尿病防治
恒瑞医药医学事务部负责人符莹莹博士介绍了恒瑞医药向创新驱动型企业的战略转型及其在代谢疾病领域的深度布局。恒瑞医药始终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已超480亿元,拥有100多个创新产品管线及400多项全球临床研究,自研管线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公司已从传统肿瘤领域拓展至代谢、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管理领域,形成了口服降糖药、胰岛素、GLP-1类产品等全维度代谢管线布局。
内分泌领域核心产品HRS9531(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在减重、降糖及心血管代谢多重获益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目前减重适应证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在拓展T2DM、心衰等适应证。此外,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恒瑞医药通过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双轮驱动,多项创新药成功授权海外企业,体现了国际对其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未来恒瑞医药将继续坚持“科技为本”的理念,与临床专家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治疗方案,最终提升慢病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语
“健康中国 医路同行——2025 EASD中外专家研讨会”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对话平台,汇聚中外智慧,深入探讨了SGLT2i及“三瑞合一”方案等创新策略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管理中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基于循证、立足患者需求的个体化与全程管理是未来重要方向。恒瑞医药等民族创新企业的持续投入与研发突破,为临床提供了更多优质治疗选择,展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全球的创新实力。展望未来,学界与产业界需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糖尿病管理理念与方案的优化升级,为全球糖尿病防治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证据、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期待各方持续携手,推动糖尿病管理迈向新高度,造福更多患者!
2 comments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61号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