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 2023丨骆斯慧教授: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TIR控制在70%够吗?

编者按:11月22~25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CDS 2023)在武汉成功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骆斯慧教授在会上就“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TIR控制在70%是否足够?”话题进行了分享。现将精彩内容梳理如下,同君享读。


一、CGM改善T1D合并妊娠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

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显著改善1型糖尿病(T1D)合并妊娠的母婴结局[1]。ADA指南指出T1D合并妊娠(孕早期)HbA1c控制目标为<6%~7%,孕中晚期不合并低血糖情况下HbA1c<6%[2]。CONCEPTT研究表明,在T1D合并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连续血糖监测(CGM)可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下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降低HbA1c水平,从而降低大于胎龄儿(LGA)、新生儿住院时长及入住NICU风险[3]。

二、是否可用CGM参数作为T1D合并妊娠血糖控制指标

瑞典一项观察性研究纳入186名T1D合并妊娠妇女,分析早、中、晚孕期下,不同CGM参数与LGA和新生儿复合不良结局(NCO)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较高的平均血糖和较低的达标时间比例(TIR 3.5~7.8mmol/L)与LGA和NCO的风险增加相关。(NCO定义为LGA和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结局:巨大儿、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入住NICU>24小时)。

CONCEPTT研究预设二次分析:研究孕12、24、34周HbA1c、CGM参数及新型生物标记物预测T1D合并妊娠不良妊娠结局的能力。结果显示,HbA1c是T1D合并妊娠不良结局的最佳预测指标。除HbA1c外,TIR 3.5~7.8mmol/L、TAR>7.8mmol/L对不良妊娠结局最有预测价值。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在妊娠前3个月达到TBR目标与先兆子痫风险增加和24周时新生儿低血糖风险增加有关,尚需进一步的研究确认;在妊娠前3个月达到ADA孕期特异性目标与LGA风险降低、24周时先兆子痫和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降低以及34周时早产相关。
除此之外,2019国际共识和2021英国临床指南也报道了CGM参数作为T1D合并妊娠血糖控制指标及预测妊娠不良结局能力相关研究结果。


三、CGM指标与HbA1c转换关系的相关研究

01、实验室HbA1c与CGM计算的平均血糖的关系

对英国和丹麦两项RCT进行分析,研究纳入117名孕妇(T1D:89人;T2D:28人),根据5~7天CGM资料算出平均血糖水平,与2周内的HbA1c测量值配对。结果显示:妊娠期HbA1c每变化1%,平均血糖值变化0.67mmol/L;HbA1c为8.0%时,PeAG(妊娠特异性eAG)为7.4~7.7mmol/L(根据孕周有变化),而标准eAG为10.2mmol/L;孕期HbA1c保持在6.0%时,PeAG为6.4~6.7mmol/L。

02、孕期及产后CGM指标和HbA1c的关系

此前团队在2015~2017年进行的CARNATION[4]研究中,对T1D合并妊娠98人的孕期及产后CGM数据(5~7天)和匹配的HbA1c数据进行分析(表1)[5]。结果显示,孕期TIR 3.5~78mmol/l和HbA1c相关性较产后有较大差异(-0.429 vs. -0.766)。孕期HbA1c和血糖达标时间(TIR 3.5~7.8mmol/L)、平均血糖(MBG)、高于血糖目标时间(TAR>7.8 mmol/L)和低于血糖目标时间(TBR<3.5 mmol/L)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图1)。其中,孕期TIR和HbA1c的最佳拟合模型为:TIR(%)=96.21-8.46*HbA1c(%)+0.27*Hb(g/L),孕期HbA1c每降低1%,TIR 3.5~7.8mmol/L约增加8.5%。
表1. T1D合并妊娠孕期及产后CGM数据和相匹配的HbA1c数据

图片

图片

图1. T1D患者孕期CGM指标和HbA1c相关性分析

03、孕期特异性GMI与HbA1c

来源于孕期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的血糖管理指数(GMI)是评价血糖控制的核心指标之一。研究通过最佳拟合模型,推导出适用于孕妇的特异性GMI公式:GMI(%)=0.84–0.28*孕程+0.08*[BMI(kg/m2)]+0.01*[Hb(g/mL)]+0.50 *[MBG(mmol/L)]。

04、孕期TIR和HbA1c相关性——拉丁美洲研究

哥伦比亚、智利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示,孕期HbA1c和%TIR之间的相关性较弱,预测HbA1c<6%的%TIR最佳临界点大于66.1%(灵敏度65%,特异度62%),预测HbA1c<6.5%的%TIR最佳临界点大于61.1%(灵敏度59%,特异度54%)。


四、在T2D和GDM患者中CGM参数与妊娠结局关系

美国医疗中心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纳入141名孕期使用CGM的2型糖尿病(T2D)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分析TIR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孕期使用CGM的T2D或GDM患者中,只有约40%TIR<70%,与TIR>70%的患者相比,她们发生新生儿和孕产妇不良结局的可能性更高。


五、孕期CGM参数与GDM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在WeBirth研究中,1302名平均孕26周的GDM孕妇,基线时接受14天的CGM。结果显示,TAR、AUC、日间/夜间/全日MBG每相差1个标准差与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较高有关;TIR、TAR、AUC、各时间段MBG和MAGE与LGA风险呈正相关;TBR与LGA风险呈负相关。TAR值越高,入住NICU风险越高。TAR(2.5%)和每日MBG(4.8mmol/L)作为阈值,可区分有和无不良妊娠结局的个体(主要妊娠结局为任何不良妊娠结局,即至少出现以下一种:早产、LGA、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和入住NICU)。


六、小结

CGM监测有助于改善T1D合并妊娠患者孕期血糖,从而减少妊娠不良结局风险。CGM参数中较低的MBG及较高的TIR与较低的T1D合并妊娠不良结局风险相关。在T1D合并妊娠中,达到NICE/ADA的HbA1c孕期控制标准,可能需要TIR>70%。在GDM中,可能需要更低的TAR及更低的MBG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从妊娠早期开始关注妊娠患者血糖,使用每周CGM监测血糖目标以优化孕产妇血糖。


专家简介

骆斯慧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科大-讯飞医疗数字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在糖尿病临床研究领域工作十余年,曾参与CONFIDENCE、STRATEGY、LIGHT-ON等多个多中心RCT研究。作为项目骨干参与“1型糖尿病疾病管理和控制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参与建立了中国首个1型糖尿病母婴队列,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Diabetes Care。作为项目主要成员之一参与中国1型糖尿病登记研究,成果发表于BMJ。参与发表SCI论著70余篇,其中以第一/共一及通讯作者在Diabetes Care、NSR、eClinicalMedicine等发表论著19篇;拥有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在研国家级基金1项,省级基金2项。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国际编委。

研究兴趣:基于大数据的糖尿病真实世界研究、妊娠期糖代谢紊乱管理。


参考文献:

1.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23; 11(7): 490-508. 

2. Diabetes care 2023; 46(Suppl 1): S254-s66. 

3. Lancet 2017 Nov 25;390(10110):2347-2359. 

4. Diabetes care 2021; 44(4): 883-92. 

5.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106(11):e4309-e17.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