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和糖尿病,风马牛不相及?

编者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其中情绪因素的影响长期被人们忽视。最近,一项长达20年随访的研究发现,孤独感强烈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没有孤独感的人高一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的Diabetologia杂志。


孤独和糖尿病,风马牛不相及?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情绪、社会关系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理论认为,人类大脑天然期望拥有能够减轻风险并减少实现目标所需努力的社会关系。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大脑实际上期望与值得信任的人在一起。 
社会关系缺乏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呢?2014年的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社会孤立群体在解决问题、处理潜在威胁以及调节情感反应时更多地依赖自身的神经代谢资源,结果导致了糖摄入量的增加。 

因为社会孤立群体需要摄入更多的糖份,研究者想进一步明确是否缺乏社交关系会导致更高的糖尿病风险。为此,研究者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孤独感强,糖尿病风险倍增

挪威自1984年启动了HUNT研究,收集了超过230 000例参与者的健康信息和血液样本。研究人员使用了三项HUNT研究的人口调查数据。其中HUNT2包括1995~1997年的研究数据,HUNT3包括2006~2008年的研究数据,HUNT4包括2017~2019年的研究数据。  
在排除了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以及部分数据缺失的参与者后,研究最终纳入了24 000例参与者,通过调查问卷确定参与者的孤独感程度,通过查看血液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患上糖尿病。其中部分参与者还接受了焦虑和抑郁量表以及睡眠问卷调查。研究者根据社会经济因素、年龄、性别和教育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调整:
  • 总共有1 179例参与者(4.9%)在1995年~1997年和2017年~2019年期间患上了2型糖尿病。

  • 患2型糖尿病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是男性(59% vs.41%)、平均年龄较大(48岁vs.43岁)、已婚(73%vs. 68%)及教育水平较低(35%vs. 23%)。

  • 有12.6%的参与者在HUNT2调查中称在过去的两周内感到孤独。而选择“非常多”孤独感的参与者在HUNT4调查中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孤独感参与者的两倍。

简而言之,该研究发现,孤独感水平较高人群的糖尿病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研究者们试图揭开谜底。 


为什么孤独感会导致糖尿病?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孤独可能会激活身体的生理应激反应,导致心血管系统和肾上腺皮质醇水平发生变化。皮质醇属于一种应激激素,可直接导致食物(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皮质醇同时可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增加。
此外,研究人员认为,社会支持更有利于个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锻炼和摄入健康的饮食。缺乏社会支持,极度孤独感的人很难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研究者们推测抑郁和失眠可能也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提示,孤独感可导致抑郁和睡眠障碍,而后两者均与糖尿病风险增高密切相关。不过在该研究中,研究者未找到充分的证据支持抑郁或睡眠障碍在其中起了介导作用。  


如何对抗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社交孤立的主观感受,即使你身边有很多人,也可能会感到孤独。在人群中,孤独感是普遍存在的,但大多数人不会一直感到孤独。持续存在的孤独感对健康的危害绝不仅限于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也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风险相关。如何对抗孤独感?
  • 处理孤独感的第一步是接纳,承认自己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然后进一步需要学会如何和自己相处。可培养独处时的兴趣爱好,如阅读、书法绘画、弹奏乐器等。

  • 尽量避免陷入负面情绪,这会加剧孤独感。以下的这些行为都会增加负面情绪,例如:想得太多、指责(无论是针对别人还是自己)、 压抑负面情绪、主动避免社交、拒绝情感支持等。

  • 主动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试着敞开心扉和家人朋友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取情感支持和帮助。

  • 积极寻找和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可以通过参加某个感兴趣的组织,例如乒乓球俱乐部等,给自己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 饲养宠物。宠物的陪伴可以极大地缓解人的孤独感。例如,每天外出遛狗可以帮助增加运动量,也增加了和其他宠物主人交流的机会。

总之,孤独是一种主观感受。独处并不是孤独,有人非常享受独处的时光,完全没有孤独感。人群环绕也不意味着有效陪伴,有人在人群中却倍感孤独。因此,在寻找有效的社会联系的同时,学会接纳并愉快地和自己相处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参考文献:Henriksen RE, Nilsen RM, Strandberg RB. Loneliness increases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20 year follow-up - results from the HUNT study. Diabetologia. 2023;66(1):82-92. doi:10.1007/s00125-022-05791-6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