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甲亢性心脏病(HC)即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HC由于误诊率高,经常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必须对HC早期识别、早期治疗。本文中,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骆梓恒医生就一例HC患者进行案例分析,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70岁,以“心悸消瘦4个月”为主诉就诊。
现病史
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多汗、怕热,4个月内体重减轻15 kg。在就诊前3周,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并逐渐加重,室内活动即出现心悸、气短症状,就诊于当地,查甲状腺激素提示FT3 29.21 pmol/L,FT4 89.55 pmol/L,TSH 0.05 μIU/ml,诊断“甲状腺毒症”。就诊当天见患者颜面潮红,话语喘息,门诊查随机末梢血糖14.2 mmol/L,血酮阴性,心率115次/分,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门诊以“糖尿病,甲状腺毒症”收入内分泌科病房。病程中大便次数增多,夜尿1~2次,近1个月食欲缺乏明显,精神萎靡。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4年,目前氨氯地平、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平素血压140/80 mmHg左右。否认既往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甲状腺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心率120次/分,血压154/87 mmHg,呼吸20次/分,指脉氧饱和度97%。身高158.0 cm,体重51.0 kg,体重指数(BMI) 22.3 kg/m2。甲亢面容,颜面潮红,皮肤温湿,双眼无明显突出,眼球运动无异常;双手细震颤阳性。脉率80次/分,甲状腺弥漫性Ⅰ度肿大,质地柔软,无压痛,未触及见结节,可闻及甲状腺上动脉吹风样杂音。肺部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界向左下方稍大,心尖位于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率120次/分,节律不齐,第一心音亢进,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未闻及瓣膜区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阳性体征。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结果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糖化血红蛋白7.3%,血气分析:酸碱度7.44,二氧化碳分压40 mmHg,血氧分压122 mmHg,碱剩余2.8 mmol/L,碳酸氢根27.2 mmol/L,糖尿病抗体阴性,肝肾功能正常,血钾3.1 mmol/L。心脏彩超结果:左心房内径40 mm,左室舒张末内径49 mm,左室收缩末内径32 mm,室间隔厚度9 mm,肺动脉收缩压47 mmHg,EF 63%。结论: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和轻度肺动脉高压。TT3 6.56 nmol/L,TT4 309.12 nmol/L,TSH 0.04 μIU/ml,FT3 25.63 pmol/L,FT4 90.08 pmol/L,rT3 3.75 pmol/L,TRAb 15.4 U/L,TSAb 8.91 U/L,BNP 347.7 pg/ml。馒头餐耐量以及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如下表1。
表1. 馒头餐耐量以及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
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心率135次/分。心脏增强磁共振提示:左右心房增大,左室心肌弥散性水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中度肺动脉高压,未见心肌坏死及纤维化改变。甲状腺超声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流量增加。腹部超声:未见异常。
治疗方案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入院诊断考虑为:①GRAVES病,HC(心房颤动),心功能3级;②2型糖尿病;③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在营养支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甲状腺药物甲巯眯唑10 mg 3次/日以尽快控制甲状腺毒症,同时给予普萘洛尔20 mg 4次/日口服,根据心室率调整剂量,目标值为90次/分,最终剂量40 mg 4次/日。患者心室率逐渐控制在90~100 次/分,并恢复窦性心率。
以基础胰岛素睡前注射,达格列净、西格列汀控制血糖,同时以奥美沙坦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安体舒通20 mg 2次/日改善心功能。住院第3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次,伴心悸气喘,随机测血糖6.8 mmol/L,血酮体1.6 mmol/L,血气酸碱度7.34,碱剩余-3.2 mmol/L,心电图再次提示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考虑与达格列净造成的血糖正常型酮症酸中毒有关,立即停用达格列净,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稳定血糖水平,同时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以改善酮症。心房颤动CHADS评分2分,给予抗凝治疗。2天后患者酮症消失,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B型钠尿肽水平虽呈下降趋势,但在此期间曾有上升。食欲及一般状态纠正。
复查甲状腺功能有所改善,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下肢水肿消失。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稳定且心功能改善后出院,但患者心房颤动仍存在,心室率90次/分左右。患者HC(心房颤动)属于重症甲亢,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心房颤动在甲状腺激素控制后仍未复律,符合同位素治疗甲亢指征,在抗甲状腺药物(ATD)预治疗后拟行同位素治疗。在院外完成甲疏咪唑停药3天后行摄碘率检查,于第20天接受131I治疗。1个月后随访,各项指标稳定,B型钠尿肽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病例诊疗思考与总结
HC是甲亢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甲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HC以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总输出量增加为临床表现,构成高排低阻型血流动力学改变。随着甲状腺激素持续作用,逐渐出现心肌重构、肺动脉高压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脏结构、节律异常和心功能下降。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心衰)是HC最重要的类型,其中心房颤动是与甲亢关系最为确定的心脏病,10%~25%的甲亢患者心房颤动;即便是初发甲亢亦可见1.7%的发生率;8.3%的GRAVES病患者在诊断甲亢后的30天内被确定患有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心衰是HC最严重的表现,死亡率比非甲亢引起的心力衰竭增加60%。
目前HC诊断依然遵照1994年纽约心脏病协会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在甲亢的基础上合并有房性心律失常、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且同时要排除心脏基础疾病,方法是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相应的心脏病情缓解,虽未见消失但随访未发现其他类型心脏病。甲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常因甲亢高代谢综合征和B型钠尿肽升高被过度诊断,B型钠尿肽并不是甲亢性心衰的诊断标志物,因为临床型甲亢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是正常人的5倍,即便在亚临床甲亢患者B型钠尿肽也超过正常人[1,2]。
HC对甲亢的控制是首要任务,以尽快解除甲状腺毒症对心血管系统以及全身的影响。甲亢得到控制后,心脏的功能和结构变化通常会恢复。对甲亢的控制可以选择放射性碘(RAI)或ATD。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状腺毒症的速度最快,从长期甲亢的治愈率上考量,RAI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伴发心血管疾病的老年GRAVES病患者,以改善长期预后。
甲亢性心衰属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病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可出现射血分数下降。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建议了该类型心衰的治疗策略,包括利尿剂、RAAS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于受体阻滞剂的推荐相对保守,但结合此例患者以及既往对于HC的回顾性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在HC中无论是心房颤动还是心衰,有效的控制心室率对改善心功能状态至关重要。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甲亢重要的辅助药物,通过有效控制心室率、减少心肌耗氧从而改善症状。
尽管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但其对外周组织T4向T3转化的抑制作用以及拮抗全身震颤的作用,在甲亢治疗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观念中,在临床应用于心衰患者时常较为谨慎。在我院回顾性研究观察的HC包括心房颤动63例和心衰34例,普萘洛尔应用剂量在两组无差别,提示普萘洛尔在甲亢性心衰中相对安全。另外利尿剂、RAAS抑制剂在本例患者中也有应用,对改善心衰、调节容量起到积极作用。
至于SGLT2i,在本例患者应用中诱发了酮症,加重了心脏病的病情,后患者心房颤动再次出现,既往有文献报告:当甲亢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使心肌病变进一步加重,但未见加重心房颤动出现的病例报告。对于甲亢引起的心房颤动在控制甲状腺毒症的基础上,以较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未为抗甲状腺药物起效争取时间。对于普萘洛尔应用的推荐剂量目前尚无定论[3-5]。
本例患者同时合并GRAVES病、HC(心房颤动)和2型糖尿病,处理过程分三步:第一,快速控制甲状腺毒症,选择起效最快的甲疏咪唑,且效果良好,如患者用药后出现肝损伤或粒细胞缺乏等药物不良反应,治疗问题将更复杂,必要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第二,控制心室率,无论是心房颤动和心衰,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均为甲亢控制心室率首选。第三,心衰控制包括使用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于RAAS抑制剂在HC治疗中的地位尚无明确结论,对于SGLT2i,在本例患者治疗中诱发酮症,并恶化了原本纠正的心房颤动,提醒我们应注意该类药物的使用。总结该例患者诊疗经过,提示在甲状腺毒症较明显且伴发HC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能量代谢均未平衡,尽管SGLT2i已进入心衰指南,但对于HC还需慎重使用。
参考文献:
[1] Osuna PM, Udovcic M, Sharma MD. Hyperthyroidism and the Heart. Methodist Debakey Cardiovasc J. 2017 Apr-Jun;13(2):60-63.
[2] Reddy V, Taha W, Kundumadam S, Khan M.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yperthyroidism: A literature review. Indian Heart J. 2017 Jul-Aug;69(4):545-550.
[3] 周京敏,王华,黎励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04):375-393.
[4] Razvi S, Jabbar A, Pingitore A, Danzi S, Biondi B, Klein I, Peeters R, Zaman A, Iervasi G. Thyroid Hormones and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Diseases. J Am Coll Cardiol. 2018 Apr 24;71(16):1781-1796.
[5] Rathish D, Karalliyadda S. Concurrent presentation of thyroid storm and diabetic ketoacid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viously reported cases. BMC Endocr Disord. 2019 May 17;19(1):49.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