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胰岛素抵抗到遗传风险,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早期筛查的科学进展 | ADA 2025热点速递

糖尿病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存在密切的病理生理联系,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升高。本文精选了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 2025)上公布的四项研究摘要,分别从代谢参数、表观遗传学、肾内脂肪沉积以及遗传风险评分等角度,探讨了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预测标志物与潜在机制。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不同因素在糖尿病肾病(DKD)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还为早期筛查和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关联[1]
385-P: Association between Triglyceride, Glucose, Body Mass Index, and Kidney Impairment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背景与目的

胰岛素抵抗是T2D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驱动因素。近年来,结合了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和体重指数(BMI)的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G-BMI),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新工具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TyG-BMI与T2D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分析,共纳入100例来自印度Vedantaa医学研究所门诊的T2DM患者。通过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和BMI计算TyG-BMI。收集了患者的病史,并进行了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结果

合并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的TyG-BMI显著高于无白蛋白尿患者(242.2 [199.4~288.2] vs. 221.9 [188.1~248.7],P=0.013)。同样,合并CKD的T2DM患者的TyG-BMI高于无CKD患者(239.23 [200.5~277.3] vs. 218.73 [191.2~247.5],P=0.011)。相关性分析显示,TyG-BMI与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显著正相关。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TyG-BMI是T2DM患者白蛋白尿和CKD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研究表明,TyG-BMI与T2DM患者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鉴于TyG-BMI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新指标,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的肾功能筛查,以实现早期干预。

表观遗传关联研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一项初步研究[2]
393-P: Epigenome-Wide Association Applied in Early Predict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Diabetes (DKD)—A Pilot Study

背景与目的

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反映了环境与遗传因素对基因表达的综合影响。然而,DKD诊断前的DNA甲基化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T2DM患者正常肾功能阶段的血液DNA甲基化特征,以预测在DARE队列中DKD的发生风险。

方法

研究利用Infinium EPIC V2-BeadChip(Illumina)检测42例T2DM患者(年龄42~79岁,男女各半)血液DNA在85万个基因位点(CpG)的甲基化水平。所有患者基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正常,随访10年以上。采用R语言的ChAMP软件包分析10年后UACR>3 mg/mmol的病例组(n=21)与对照组(无UACR升高,n=21)的差异甲基化CpG位点。从Nephroseq数据库提取人类肾组织的RNA测序数据进行跨组织比较。

结果

在校正年龄/性别后,表观遗传关联研究(EWAS)识别出127个与UACR>3 mg/mmol相关的差异甲基化CpG位点(P<9x10??)。跨组织比较发现,位于TAF1B基因转录起始位点200 bp范围内的cg08494812甲基化与UACR升高一致,且在血液和肾脏组织DNA中均有体现。Nephroseq数据库的RNA测序数据表明,DKD患者肾小管中TAF1B表达降低,且TAF1B表达与肾功能保护相关。

结论

本项初步研究识别了预测白蛋白尿发生的诊断前DNA甲基化变化,提示TAF1B基因(cg08494812)甲基化增加与肾脏组织TAF1B表达降低及UACR升高相关。未来需要在更大DARE队列中验证这些发现的意义。

肾实质内脂肪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关联[3]
398-P: Renal Intraparenchymal Fat Is Linked to Renal Function Decline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背景与目的

糖尿病患者罹患CKD的风险显著增加,但肾脏中脂质异位沉积与肾病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肾实质内脂肪(RIPF)与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的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研究纳入德国糖尿病研究(GDS)中的221例受试者,包括1型糖尿病(n=66)、T2DM(n=55)和血糖正常者(n=26)。通过腹部化学位移编码磁共振成像(MRI)回顾性评估RIPF含量,使用水成像和脂肪成像计算脂肪分数图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脂肪分数与肾功能的关系(n=145),校正性别、年龄、BMI、平均动脉压(MAP)、皮下脂肪(SAT)和内脏脂肪(VAT)体积。此外,进一步分析脂肪分数与随访期间(7.0±4.0年)eGFR斜率的关系(n=121)。

结果

脂肪分数增加与eGFR降低独立相关。MRI测定的脂肪分数每增加1%,eGFR降低3.95±1.21 ml/(min·1.73 ㎡),不受性别、年龄、BMI、MAP、VAT和SAT的影响。此外,RIPF含量与随访期间eGFR更快下降相关(β=-0.57,P=0.001),且该关联独立于所有校正因素。

结论

肾实质内脂肪与eGFR降低及其下降速度相关,提示其可能是糖尿病患者CK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明确RIPF在DKD中的因果作用。

新型遗传风险评分可有效识别糖尿病并发症高危人群[4]
400-P: A Novel Genetic Risk Score Can Identify People at Risk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

背景与目的

在糖尿病诊断初期识别并发症风险对于精准医疗至关重要。遗传风险评分(GRS)可在生化指标异常前预测风险。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GRS用于预测DKD风险,评估了其性能,并分析了不同遗传风险组间的临床差异。

方法

GRS的开发基于超过2000例受试者的数据,并在429例1型糖尿病或T2DM患者中验证其性能。病例组为e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对照组为糖尿病病程>10年且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采用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GRS组间的临床差异。

结果

高GRS患者发生DKD的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OR]=9.40,95%CI:5.78~17.57,P<0.0001)。低GRS的DKD患者更可能有吸烟史、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其他糖尿病并发症。高GRS的DKD患者更易发生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其他并发症,且DKD进展更快。组间HbA1c、BMI和糖尿病病程无显著差异,随访期间较低的HbA1c未减缓DKD进展。

结论

新型GRS不仅在识别DKD风险方面表现出色,并且还可以识别出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参考文献:
[1] V.M. Rathod,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riglyceride, Glucose, Body Mass Index, and Kidney Impairment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385-P.
[2] A.C. Lay, et al. Epigenome-Wide Association Applied in Early Predict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Diabetes (DKD)—A Pilot Study.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393-P.
[3] F.C. Michelotti, et al. Renal Intraparenchymal Fat Is Linked to Renal Function Decline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398-P.
[4] A. Ali, et al. A Novel Genetic Risk Score Can Identify People at Risk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 Diabetes 2024;74(Supplement_1):400-P.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