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患糖尿病十多年了,打胰岛素、吃药,血糖还是忽高忽低,并发症也慢慢来了,难道这辈子就被这病‘套牢’了?”别急,减重手术(bariatric surgery)或能带来新转机!近期,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减重外科中心孟化团队发现“remission(缓解)”不再是新诊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专利。诊断糖尿病10年,已经胰岛素治疗多年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减重手术1年后65.6%可实现糖尿病缓解,且缓解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已经达到空腹水平的5~8倍,提示长期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仍存在可逆性。

肥胖与糖尿病:全球“甜蜜”负担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肥胖与T2DM的流行态势日益严峻,已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2021年全球有5.36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7.83亿。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给患者健康、家庭经济以及社会医疗资源均带来沉重负担。
减重手术或为糖尿病缓解带来新希望?
在长期对抗糖尿病的过程中,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而言,传统治疗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此背景下,减重手术为糖尿病治疗指出了新方向。
减重手术通过减轻体重和改善代谢紊乱,已被证实对T2DM具有显著缓解作用,且缓解效果与病程密切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于病程5~10年的T2DM患者,减重手术的缓解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但多认为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因β细胞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对各类治疗(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反应较差,常被视为难以实现糖尿病缓解的群体。此前欧洲的研究曾报告了不同病程T2DM患者的缓解率,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而缓解率大幅度降低。针对亚洲人群,尤其是长期T2DM患者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前HbA1c和C肽(CP)水平以及术后体重减轻等因素被认为会影响减重手术后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但哪些因素可以用于预测糖尿病缓解尚不明确。此外,传统观点认为,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尤其是胰岛素治疗多年者,β细胞功能似乎已达到了不可逆转的阶段。减重手术后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是否可以逆转?其变化情况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均有待明确。
研究探秘:如何寻找糖尿病缓解密码?
为了弄清楚减重手术对病程≥10年T2DM患者的影响,中日友好医院减重外科中心孟化教授团队张念荣医师等收集2017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减重外科中心接受减重手术的T2DM患者数据,开展了系统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选择:纳入标准为年龄18~70岁,术前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确诊T2DM且病程≥10年,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或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且术后随访超过1年。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影响体重的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相关疾病、病历资料不全以及手术前或随访期间怀孕的患者。
数据收集与指标评估:收集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糖尿病病程、降糖药物/胰岛素使用情况、术前HbA1c和血脂水平等。术后随访记录体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空腹血糖和HbA1c等指标。
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2)。总体体重减轻百分比(%TWL)=(术前体重-术后体重)/术前体重×100%。
通过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评估术前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使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通过计算C肽曲线下总面积和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之比(C-peptide AUC30/Glucose AUC30)评估β细胞功能。
糖尿病缓解定义为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HbA1c<6.5%(48 mmol/mol)。对术后1年糖尿病缓解的患者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观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
统计分析: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变量以患者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HOMA-IR、β细胞功能和%TWL与糖尿病缓解的关系,并调整年龄、性别、腰围、T2DM病程和手术方式等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减重手术效果超乎想象!
1、基线特征与术后随访
研究共纳入203例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平均年龄48.5±8.4岁,女性占60.6%),糖尿病病程为13.0(10.0,15.0)年。其中,73.3%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14.5%使用磺脲类药物,11.3%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59.6%(121/203)使用胰岛素(中位剂量42单位/天,中位使用时间为7.5年)。与术前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年龄更大,体重、BMI、臀围、2小时和3小时负荷后血糖水平(BG2h和BG3h)以及所有5个时间点(空腹、0.5小时、1小时、2小时和3小时)的CP水平均较低(所有P值<0.05)。
共有83.7%的患者接受LRYGB手术,其余患者接受LSG手术。整个队列的中位术后随访时间为2年(范围1~4年)。术后1年、2年和3年的体重下降(%TWL)分别为22.5±7.1%、22.0±8.1%和22.7±7.8%,术前接受或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2、糖尿病缓解率与药物停用
术后1年、2年和3年的糖尿病缓解率分别为65.6%、53.8%和41.9%,年均下降约10%。
术后1年、2年和3年停用降糖药物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4.3%、65.2%和53.5%,同样年均下降约10%。胰岛素(Insulin)停药率在术后1年、2年和3年分别为91.6%、89.7%和86.7%(图1)。

图1. 长期T2DM患者减重手术后1年、2年和3年的血糖状态比例和降糖药停药率
3、影响糖尿病缓解的因素
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显示,β细胞功能(BCF)和%TWL与糖尿病缓解呈显著正相关。术后1年,β细胞功能每增加1ug/mmol与糖尿病缓解显著相关,风险比(HR)为1.20(95%CI:1.03~1.40);%TWL每增加一个%点,HR为1.04(95%CI:1.01~1.07)(表1)。%TWL分层分析表明,术后1年体重下降最高三分位组(平均减重30.14%)的糖尿病缓解风险是中三分位组(平均减重22.01%)的1.94倍(P=0.042),是最低三分位组(平均减重15.12%)的2.33倍(P=0.011)。显示体重下降为30%组比下降20%的组获益更大。这一结果打破了先前文献报告的体重下降超过20%不会有更多额外获益的结论!
表1. BCF、HOMA-IR和%TWL与减重手术后1年糖尿病缓解的相关性

随访结束时,较高的BCF和%TWL仍是糖尿病缓解增加的显著预测因素,HR分别为1.29(95%CI:1.10~1.52)和1.05(95%CI:1.01~1.09)。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糖尿病缓解之间无显著关联,无显著预测价值(表2)。
表2. BCF、HOMA-IR和%TWL与随访结束时糖尿病缓解的相关性

4、糖尿病缓解后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对50例减重手术1年后实现糖尿病缓解的患者进行IVGTT,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患者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峰值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年龄和BMI匹配的健康受试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大约是空腹水平的13倍,而术后HbA1c<5.6%的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为空腹水平的8倍,HbA1c在5.6%~6.5%的患者则约为5倍。显示这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了重建,既往认为在长期糖尿病人群中这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已经消失!

图2. 病程≥10年的T2DM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第一时相胰岛素水平(平均值±标准误)。红色=正常对照组;绿色=术后HbA1c<5.6%组;蓝色=术后HbA1c 5.6%~6.5%组
研究结论:减重手术带来新希望,但仍有挑战
本研究表明,1. 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减重手术仍可实现较高的糖尿病缓解率(1年达65.6%)。但缓解率随术后时间逐年下降(年均10%),提示需要长期随访以维持疗效。2. β细胞功能与%TWL是糖尿病缓解的关键决定因素,术前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越好和术后体重下降越多获益越大。3. 术后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部分恢复,打破了长期T2DM患者“β细胞功能不可逆”的传统认知。尽管未实现完全恢复,但这一发现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总之,本研究为临床筛选适合手术的长期T2DM患者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强调体重管理与β细胞功能保护在糖尿病缓解中的关键作用。目前减重手术治疗T2DM已经逐渐被认可,但仍需深入研究。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病程、不同手术方式对糖尿病缓解的影响;寻找更精准预测糖尿病缓解的指标;研究术后体重长期稳定的方法,以提升糖尿病缓解率和缓解时长。期待减重手术能帮助更多T2DM患者摆脱疾病困扰,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专家简介

张念荣
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治医师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病医联体专家委员会常委

孟化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北京医师协会手术技艺研究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肥胖合并OSAHS外科减重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委《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编委,《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生》编委等
长期从事胃肠道疾病的诊治,擅长腹腔镜下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目前常规开展胃癌腹腔镜根治、食管反流微创手术治疗,以及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治疗。2011年较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下肥胖症及代谢病手术。目前在独立完成糖尿病减重手术近6000例,并率先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单孔腹腔镜减重手术。承担多项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2016年(第二届)全国“人民好医生”称号。

李光伟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内分泌首席专家
教授、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内分泌首席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是糖尿病及其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和预防,其参与和主持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誉为世界糖尿病预防研究的里程碑
曾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入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为2015年以来历届“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引学者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
参考文献:Zhang N, Zhou B, Wang H, et al. Predictors of diabetes remission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uration ≥ 10 yea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Published online April 8, 2025. doi:10.1016/j.diabres.2025.112164
2 comments
“患糖尿病十多年了,打胰岛素、吃药,血糖还是忽高忽低,并发症也慢慢来了,难道这辈子就被这病‘套牢’了?”别急,减重手术(bariatric surgery)或能带来新转机!近期,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减重外科中心孟化团队发现“remission(缓解)”不再是新诊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专利。诊断糖尿病10年,已经胰岛素治疗多年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减重手术1年后65.6%可实现糖尿病缓解,且缓解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已经达到空腹水平的5~8倍,提示长期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仍存在可逆性。

肥胖与糖尿病:全球“甜蜜”负担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肥胖与T2DM的流行态势日益严峻,已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2021年全球有5.36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7.83亿。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给患者健康、家庭经济以及社会医疗资源均带来沉重负担。
减重手术或为糖尿病缓解带来新希望?
在长期对抗糖尿病的过程中,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而言,传统治疗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此背景下,减重手术为糖尿病治疗指出了新方向。
减重手术通过减轻体重和改善代谢紊乱,已被证实对T2DM具有显著缓解作用,且缓解效果与病程密切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于病程5~10年的T2DM患者,减重手术的缓解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但多认为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因β细胞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对各类治疗(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反应较差,常被视为难以实现糖尿病缓解的群体。此前欧洲的研究曾报告了不同病程T2DM患者的缓解率,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而缓解率大幅度降低。针对亚洲人群,尤其是长期T2DM患者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前HbA1c和C肽(CP)水平以及术后体重减轻等因素被认为会影响减重手术后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但哪些因素可以用于预测糖尿病缓解尚不明确。此外,传统观点认为,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尤其是胰岛素治疗多年者,β细胞功能似乎已达到了不可逆转的阶段。减重手术后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是否可以逆转?其变化情况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均有待明确。
研究探秘:如何寻找糖尿病缓解密码?
为了弄清楚减重手术对病程≥10年T2DM患者的影响,中日友好医院减重外科中心孟化教授团队张念荣医师等收集2017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减重外科中心接受减重手术的T2DM患者数据,开展了系统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选择:纳入标准为年龄18~70岁,术前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确诊T2DM且病程≥10年,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或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且术后随访超过1年。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影响体重的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相关疾病、病历资料不全以及手术前或随访期间怀孕的患者。
数据收集与指标评估:收集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糖尿病病程、降糖药物/胰岛素使用情况、术前HbA1c和血脂水平等。术后随访记录体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空腹血糖和HbA1c等指标。
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2)。总体体重减轻百分比(%TWL)=(术前体重-术后体重)/术前体重×100%。
通过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评估术前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使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通过计算C肽曲线下总面积和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之比(C-peptide AUC30/Glucose AUC30)评估β细胞功能。
糖尿病缓解定义为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HbA1c<6.5%(48 mmol/mol)。对术后1年糖尿病缓解的患者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观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
统计分析: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变量以患者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HOMA-IR、β细胞功能和%TWL与糖尿病缓解的关系,并调整年龄、性别、腰围、T2DM病程和手术方式等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减重手术效果超乎想象!
1、基线特征与术后随访
研究共纳入203例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平均年龄48.5±8.4岁,女性占60.6%),糖尿病病程为13.0(10.0,15.0)年。其中,73.3%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14.5%使用磺脲类药物,11.3%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59.6%(121/203)使用胰岛素(中位剂量42单位/天,中位使用时间为7.5年)。与术前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年龄更大,体重、BMI、臀围、2小时和3小时负荷后血糖水平(BG2h和BG3h)以及所有5个时间点(空腹、0.5小时、1小时、2小时和3小时)的CP水平均较低(所有P值<0.05)。
共有83.7%的患者接受LRYGB手术,其余患者接受LSG手术。整个队列的中位术后随访时间为2年(范围1~4年)。术后1年、2年和3年的体重下降(%TWL)分别为22.5±7.1%、22.0±8.1%和22.7±7.8%,术前接受或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2、糖尿病缓解率与药物停用
术后1年、2年和3年的糖尿病缓解率分别为65.6%、53.8%和41.9%,年均下降约10%。
术后1年、2年和3年停用降糖药物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4.3%、65.2%和53.5%,同样年均下降约10%。胰岛素(Insulin)停药率在术后1年、2年和3年分别为91.6%、89.7%和86.7%(图1)。

图1. 长期T2DM患者减重手术后1年、2年和3年的血糖状态比例和降糖药停药率
3、影响糖尿病缓解的因素
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显示,β细胞功能(BCF)和%TWL与糖尿病缓解呈显著正相关。术后1年,β细胞功能每增加1ug/mmol与糖尿病缓解显著相关,风险比(HR)为1.20(95%CI:1.03~1.40);%TWL每增加一个%点,HR为1.04(95%CI:1.01~1.07)(表1)。%TWL分层分析表明,术后1年体重下降最高三分位组(平均减重30.14%)的糖尿病缓解风险是中三分位组(平均减重22.01%)的1.94倍(P=0.042),是最低三分位组(平均减重15.12%)的2.33倍(P=0.011)。显示体重下降为30%组比下降20%的组获益更大。这一结果打破了先前文献报告的体重下降超过20%不会有更多额外获益的结论!
表1. BCF、HOMA-IR和%TWL与减重手术后1年糖尿病缓解的相关性

随访结束时,较高的BCF和%TWL仍是糖尿病缓解增加的显著预测因素,HR分别为1.29(95%CI:1.10~1.52)和1.05(95%CI:1.01~1.09)。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糖尿病缓解之间无显著关联,无显著预测价值(表2)。
表2. BCF、HOMA-IR和%TWL与随访结束时糖尿病缓解的相关性

4、糖尿病缓解后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对50例减重手术1年后实现糖尿病缓解的患者进行IVGTT,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患者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峰值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年龄和BMI匹配的健康受试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大约是空腹水平的13倍,而术后HbA1c<5.6%的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为空腹水平的8倍,HbA1c在5.6%~6.5%的患者则约为5倍。显示这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了重建,既往认为在长期糖尿病人群中这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已经消失!

图2. 病程≥10年的T2DM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第一时相胰岛素水平(平均值±标准误)。红色=正常对照组;绿色=术后HbA1c<5.6%组;蓝色=术后HbA1c 5.6%~6.5%组
研究结论:减重手术带来新希望,但仍有挑战
本研究表明,1. 病程≥10年的T2DM患者,减重手术仍可实现较高的糖尿病缓解率(1年达65.6%)。但缓解率随术后时间逐年下降(年均10%),提示需要长期随访以维持疗效。2. β细胞功能与%TWL是糖尿病缓解的关键决定因素,术前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越好和术后体重下降越多获益越大。3. 术后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部分恢复,打破了长期T2DM患者“β细胞功能不可逆”的传统认知。尽管未实现完全恢复,但这一发现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总之,本研究为临床筛选适合手术的长期T2DM患者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强调体重管理与β细胞功能保护在糖尿病缓解中的关键作用。目前减重手术治疗T2DM已经逐渐被认可,但仍需深入研究。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病程、不同手术方式对糖尿病缓解的影响;寻找更精准预测糖尿病缓解的指标;研究术后体重长期稳定的方法,以提升糖尿病缓解率和缓解时长。期待减重手术能帮助更多T2DM患者摆脱疾病困扰,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专家简介

张念荣
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治医师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专病医联体专家委员会常委

孟化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北京医师协会手术技艺研究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肥胖合并OSAHS外科减重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国际外科学杂志》编委《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编委,《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生》编委等
长期从事胃肠道疾病的诊治,擅长腹腔镜下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目前常规开展胃癌腹腔镜根治、食管反流微创手术治疗,以及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治疗。2011年较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下肥胖症及代谢病手术。目前在独立完成糖尿病减重手术近6000例,并率先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单孔腹腔镜减重手术。承担多项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2016年(第二届)全国“人民好医生”称号。

李光伟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内分泌首席专家
教授、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内分泌首席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是糖尿病及其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和预防,其参与和主持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誉为世界糖尿病预防研究的里程碑
曾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入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为2015年以来历届“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引学者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
参考文献:Zhang N, Zhou B, Wang H, et al. Predictors of diabetes remission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uration ≥ 10 year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Published online April 8, 2025. doi:10.1016/j.diabres.2025.112164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