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小心肝”,从做好筛查开始!

编者按:糖尿病和肝脏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二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靶点等多方面存在着相互作用或互为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预防肝脏疾病的风险因素对糖尿病也非常重要。近期一项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1],健康相关体能(HPF)可能在肝功能筛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


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密切[2]

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密切相关,两者患病率呈同步上升趋势。2型糖尿病与NAFLD不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而且互为常见的合并症或靶器官损伤,当两者同时出现时会明显增加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2型糖尿病与NAFLD相互促进。NAFLD不仅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而且会加快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各种糖尿病相关靶器官损害的进程;而2型糖尿病亦会增加NAFLD的发生风险。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预测NAFLD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进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普通的NAFLD患者中约10%~20%可进展为NASH,而在NAFLD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NAFLD进展为NASH的风险增加2~3倍。


HPF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预测因子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图谱发生了重大变化:肥胖、高血压、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慢性病的预防对于公民的健康至关重要。体能是健康的生物标志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对HPF的定义是:HPF是指人们在处理日常工作后不感到太疲劳,并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3] 。HPF作为近年来健康评估的主要手段,以人体基本生命体征和运动功能为指标,主要包括身体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平衡性和灵活性等。 相关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与HPF下降相关,HPF代表有足够的能量进行日常活动以及相对较低的疾病风险,因此可能与慢性疾病的预防相关。相关研究表明,HPF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预测因子[4]


HPF 可能在肝功能筛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探讨HPF指数与肝功能指数之间的关系,为缺乏运动和久坐人群的肝病预防、针对性的运动干预以及未来的运动处方提供实验依据。该研究共纳入某大学教职工330例(女性为198例)。测定HPF和肝功能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进行数据统计。
该研究共纳入132例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3.59±10.17岁,平均BMI为24.84±2.51kg/m2;女性为198人,平均年龄40.24±9.17岁,平均BMI为22.10±2.84kg/m2。男性中,吸烟者21例(15.9%)、糖尿病患者3例(2.3%)、高血压患者20例(15.2%);女性中,有3例糖尿病患者(1.3%)和8例高血压患者(3.3%)。结果显示,男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着高于女性(P < 0.001);男性和女性其他肝功能指标间无显著差异。
HPF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男性的体脂(BF)质量与ALT呈正相关(r=0.217,P<0.05);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与白蛋白呈正相关(r=0.243,r=0.225,P<0.05);垂直弹跳与球蛋白呈正相关,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呈负相关(r= 0.291,r=-0.260,P< 0.05)。
在女性中,BF质量和BF百分比与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r=-0.293,r=-0.347,P<0.01);  VO2max与间接胆红素呈正相关(r=0.212,P < 0.05);垂直弹跳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呈正相关,与球蛋白呈显着负相关(r=-0.189,r=0.200,P<0.01)。
控制混杂因素后,男性受试者HPF与肝功能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女性中,BF百分比与球蛋白呈正相关,与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VO2max与间接胆红素呈正相关。交叉滞后面板分析表明,BF百分比可以负向预测直接胆红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男性和女性之间的ALT存在显着差异,这与以下事实有关:男性通常肌肉丰富,因为ALT是蛋白质代谢中重要的脱氨酶。


结语

所以,HPF可能在肝功能筛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对于男性来说,BF、纵跳、肺活量和肺活量指数可能与肝功能相关,但容易受到年龄、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在女性中,除了 VO2max和垂直弹跳之外,BF百分比是肝功能异常的重要预测指标,而后者不受复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Ye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23) 23:1797

2.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37(7) : 589-598.

3.He XJ. Related concepts of Physical ftness and their theoretical analysis. J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2016;29:80–2.

4.De Lima TR, Martins PC, Guerra PH, Santos Silva DA. . Phys Sportsmed. 2021;49(1):18–30.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