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糖尿病肾病(DKD)研究领域,铁死亡机制逐渐成为破解疾病进展密码的关键方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红教授团队聚焦于此,深入挖掘铁死亡关键调控因子,相关成果登上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 2025)海报展示(壁报编号:381-P),为DKD防治提供全新视角。该研究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李安妮,通讯作者为张红教授。
引言
DKD的棘手挑战与铁死亡的潜在突破
DKD作为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传统干预手段难以有效阻断病程进展。近年来,铁死亡(一种铁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探索DKD中关键铁死亡调控因子,有望为疾病防治开辟新路径。
方法
多维度筛选与验证关键因子
研究团队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网络构建:通过机器学习、关键免疫浸润分析,锁定核心调控因子ZFP36;
实验验证:利用细胞模型(高糖诱导肾细胞损伤),结合基因过表达、铁死亡相关指标检测(如脂质过氧化、铁含量等),验证ZFP36对铁死亡及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结果
ZFP36是DKD铁死亡调控核心枢纽
差异基因筛选:DKD肾脏组织中,铁死亡相关基因显著失调,ZFP36表达异常且与疾病进展关联紧密。
机器学习:ZFP36处于铁死亡调控核心位置,在多重筛选中胜出。
功能验证:细胞实验显示,ZFP36可通过调控铁死亡关键通路,影响肾细胞存活与损伤修复,过表达ZFP36可缓解高糖诱导的铁死亡及细胞功能障碍。
结论
ZFP36为DKD治疗提供新靶点
本研究首次明确ZFP36作为DKD铁死亡核心调控因子的作用,揭示其通过调控铁死亡通路影响疾病进程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DKD发病机制增添新理论,更有望推动靶向铁死亡调控的创新疗法研发,为DKD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专家点评
张红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研究从DKD的临床难题出发,聚焦其涉及的铁死亡机制,挖掘出ZFP36这一核心调控因子。在数据挖掘中,差异基因筛选与机器学习层层递进,锁定ZFP36的关键地位。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在细胞模型中进行,从功能层面清晰阐释其调控铁死亡、影响肾细胞命运的作用。这些成果不仅为理解DK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更凸显了ZFP36作为潜在靶点的治疗前景。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本项成果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心血,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学者在DKD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我们期待以此为起点,深化机制研究、推进转化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在守护肾脏健康的征程上继续前行!
专家简介

张红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糖尿病中心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南京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淮安市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表,淮安市第八次党代表。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淮安市医院协会医务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淮安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第4期、第5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
《Diabetes Care中文版》编委,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获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5年来主持国家基金等省级以上课题10项,直接科研经费800余万元。多次参加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年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大会交流和口头发言,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及中华系列20余篇,单篇他引率最高155次。2021年至今获国家卫健委管理研究所重点项目等课题成果6项,获省医院协会重点、重大等管理课题各10余项。
2 comments
在糖尿病肾病(DKD)研究领域,铁死亡机制逐渐成为破解疾病进展密码的关键方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红教授团队聚焦于此,深入挖掘铁死亡关键调控因子,相关成果登上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 2025)海报展示(壁报编号:381-P),为DKD防治提供全新视角。该研究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李安妮,通讯作者为张红教授。
现场壁报展示
DKD的棘手挑战与铁死亡的潜在突破
DKD作为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传统干预手段难以有效阻断病程进展。近年来,铁死亡(一种铁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探索DKD中关键铁死亡调控因子,有望为疾病防治开辟新路径。
方法
多维度筛选与验证关键因子
研究团队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网络构建:通过机器学习、关键免疫浸润分析,锁定核心调控因子ZFP36;
实验验证:利用细胞模型(高糖诱导肾细胞损伤),结合基因过表达、铁死亡相关指标检测(如脂质过氧化、铁含量等),验证ZFP36对铁死亡及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结果
ZFP36是DKD铁死亡调控核心枢纽
差异基因筛选:DKD肾脏组织中,铁死亡相关基因显著失调,ZFP36表达异常且与疾病进展关联紧密。
机器学习:ZFP36处于铁死亡调控核心位置,在多重筛选中胜出。
功能验证:细胞实验显示,ZFP36可通过调控铁死亡关键通路,影响肾细胞存活与损伤修复,过表达ZFP36可缓解高糖诱导的铁死亡及细胞功能障碍。
结论
ZFP36为DKD治疗提供新靶点
本研究首次明确ZFP36作为DKD铁死亡核心调控因子的作用,揭示其通过调控铁死亡通路影响疾病进程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DKD发病机制增添新理论,更有望推动靶向铁死亡调控的创新疗法研发,为DKD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专家点评
张红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研究从DKD的临床难题出发,聚焦其涉及的铁死亡机制,挖掘出ZFP36这一核心调控因子。在数据挖掘中,差异基因筛选与机器学习层层递进,锁定ZFP36的关键地位。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在细胞模型中进行,从功能层面清晰阐释其调控铁死亡、影响肾细胞命运的作用。这些成果不仅为理解DK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更凸显了ZFP36作为潜在靶点的治疗前景。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本项成果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心血,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学者在DKD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我们期待以此为起点,深化机制研究、推进转化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在守护肾脏健康的征程上继续前行!
专家简介

张红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糖尿病中心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南京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淮安市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表,淮安市第八次党代表。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淮安市医院协会医务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淮安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第4期、第5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
《Diabetes Care中文版》编委,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获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5年来主持国家基金等省级以上课题10项,直接科研经费800余万元。多次参加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年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大会交流和口头发言,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及中华系列20余篇,单篇他引率最高155次。2021年至今获国家卫健委管理研究所重点项目等课题成果6项,获省医院协会重点、重大等管理课题各10余项。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