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内容概要:
发表在Endocrine Practic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吸入型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降HbA1c作用相似,且能减少低血糖发作和降低体重。
克利夫兰诊所糖尿病、内分泌学和代谢荣誉教授Byron J. Hoogwerf博士表示,Technosphere胰岛素提供了一种替代注射型餐时胰岛素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可能更喜欢应用吸入型胰岛素而不是注射型胰岛素的患者来说。在这项研究中,咳嗽是使用Technosphere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但通常不至于导致停药,且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
Hoogwerf等人开展了一项为期24周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年龄18~80岁、2型糖尿病病史≥2年且使用胰岛素≥3个月的成人。研究最初是为期4周的甘精胰岛素剂量稳定期。甘精胰岛素滴定方法为:进入导入期之前,每日胰岛素注射总剂量<60 u的受试者以10 u甘精胰岛素起始;每日胰岛素注射总剂量≥60 u的受试者以20 u甘精胰岛素起始。
经过4周的稳定后,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吸入型速效餐时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组(n=151)或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的对照组(n=158),每餐前应用,并根据需要与另一餐或零食一起应用。使用MedTone装置给予吸入型胰岛素,受试者接受15 u或30 u的胰岛素,每餐可增加至60 u剂量。门冬胰岛素组患者从4~8 u起始,根据自我血糖监测情况增加2 u或4 u。随后是24周的安全期,受试者接受标准治疗。
在试验期间,吸入型胰岛素组的平均HbA1c从8.9%降至7.9%,而对照组从9%降至7.7%,两组间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型胰岛素组平均体重减少0.78 kg,而对照组增加0.23 kg(P=0.0007)。两组的甘精胰岛素的日平均剂量相当,在血液生化或血脂方面没有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吸入型胰岛素组在研究期间报告发生至少1次低血糖事件者较少(43% vs. 54%,P=0.035)。吸入型胰岛素组有29例报告至少1次咳嗽发作,而对照组有6例。87%的受试者咳嗽为间断性或仅出现1次,吸入型胰岛素组有6例受试者报告持续咳嗽。
Hoogwerf说,对于考虑采用吸入型胰岛素来快速控制餐后血糖的患者,Technosphere胰岛素或可一试。本研究没有评估它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但在与皮下胰岛素类似物对比的膳食耐量试验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与其他注射型餐时胰岛素相比,Technosphere胰岛素可能更接近于生理胰岛素反应。
Hoogwerf指出,吸入型胰岛素的剂型有4 u、8 u和12 u,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评估吸入型胰岛素的剂量与多餐注射型胰岛素的比较。吸入型胰岛素的给药时间是研究人员应该探索的另一个话题。小型研究数据表明,Technosphere胰岛素可以在餐前立即使用,并可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为了完善对这种快速控糖作用的理解,未来的研究应该包括其用于急性高血糖、餐后高血糖及胰岛素泵治疗高血糖等情况。
参考文献:Hoogwerf BJ, et al. RESULTS OF A 24-WEEK TRIAL OF TECHNOSPHERE INSULIN VERSUS INSULIN ASPART IN TYPE 2 DIABETES. Endocr Pract. 2021 Jan; 27(1): 38-43.
微信扫码支付查看全文